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研究 > 市场分析

分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

时间:2013-07-11  来源:互联网  

    领头羊国际化加速

    在前述会议上,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透露,中联重科现阶段可以说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即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

    谈到中联国际化的目标,郭学红用了董事会时讨论的一句话来描述:“某种程度上,评价是不是真正的国际化,就是有没有不同肤色、语言的人在一起研究中联的发展”。这意味着,中联的国际化不仅是市场,而是包括品牌、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综合的国际化。

    郭学红表示,目前中联重科全球化仍在起步阶段,而这个目标预计将在2020年达成。目前将继续加强全球市场布局和产业布局。在营销体系上,中联准备在各国构建国际化的事业部;基础设施方面,中联在印度的工厂已经开工,巴西工厂在建,并且有意在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继续投资建厂。

    “现在工程机械行业出口会越来越难,遇到许多贸易壁垒。在当地建厂会受到较小的阻碍。”郭学红称。

    此外他还表示,在收购意大利CIFA后中联的海外收购停了几年,但寻找并购机会是中联不会放弃的国际化方式。“尽管目前行业低谷,收购背景不是很好。但是中联在收购CIFA时也恰逢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当时也有很多质疑。而现在看来是极成功的,因此只要有合适的对象和条件就会考虑。”

    徐工股份副总裁孙建忠则表示,1993年徐工集团通过参加海外展会,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20年后的今天,徐工产品已经成功出口到159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实现自营出口13.6亿元,稳居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之首。根据徐工规划,到“十二五”结束,徐工集团将力争出口达到260亿元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达到25%以上。

    目前,徐工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海外营销和服务备件体系,拥有巴西、安哥拉等10个海外备件中心,一级经销商,268家服务中心网点,500多家签约服务商,未来徐工还将完成菲律宾、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另外10个备件中心,提升服务速度和有效性。

    徐工的海外体系建设主抓两方面:一是渠道建设,通过提升渠道管控能力、全力培养经销商、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手段,建立专业的销售渠道;二是进一步夯实服务基础和备件,提升整体的品牌影响力。另外,徐工还在委内瑞拉、印度等国家建立起培训中心,在当地培养服务工程师以及操作手。

    除此之外,徐工还积极联合国内施工企业通过海外工程承包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这种模式成功拿下了很多大单,比如安哥拉石油管道建设一次性采购徐工422台产品、埃塞俄比亚一次性采购345台徐工产品,最振奋人心的当属2011年委内瑞拉的7.5亿元大单,徐工一举售出6205台产品,创下工程机械行业单笔订单历史纪录。

    在产品销售国际化的同时,徐工装备基地建设也开启了国际化之路。徐工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巴西装备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7月份投入生产运营。未来徐工还将在美国、印度、南非等国家建立制造基地。在研发体系的国际化布局上,徐工也在快速推进,目前已经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成立项目组,未来还将在印度、巴西、南非、印度、日本等国家成立研发中心,搜集市场需求,研发适应当地化的产品,为当地施工更好地服务。

    提起国际化就不得不提海外并购,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并购领域风生水起,徐工更是个中翘楚。2012年4月20日,徐工与德国第二大混凝土泵制造商施维英正式签署收购协议,混凝土机械制造领域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和提升,另外,徐工还分别在德国与波兰各收购了一家零部件公司。

    对于国际化,苏子孟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拥有了话语权,比如说国际起重机的标委会就设立在中国。而国际化问题上,话语权是很重要的。尽管在整合的道路上,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会有一个过程,但是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很好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