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2011年上半年进入了萧瑟“寒冬”,而且一直延续至今。近日,中国重工携着重组的利好消息在复牌后涨停,重工机械类个股随之全线飘红,可算是工程机械行业久违的好消息。
但这只能算是冬季中偶尔出现的暖阳,因为不久前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已经显示,中国工程机械“三巨头”的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2013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
虽然冬天过后便将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季,但目前看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这场寒冬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不容乐观
2013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依然不乐观。上市企业中期年报显示,中联重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8.31%,为29.06亿元;三一重工净利润同比下降48.6%,为26.51亿元;徐工机械净利润同比下降46.49%,为8.51亿元。
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大是当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首要难题。
部分人士表示,目前重工类产品的供给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量。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约为561~608万台。目前我国挖掘机生产企业的规划年产能约60多万台,实际产能已经超过40万台/年,但2012年全年挖掘机总销量不到12万台,而全球每年挖掘机的需求量也不到40万台。
工程机械行业继续颓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基建设施投资增速回升态势并不明显。
“而造成投资回升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201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维持低位,财政支出也呈负增长状态。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和金融风险的管控,导致城投债发行规模大幅度回落。”欧阳新周说。
因此,虽然过去半年间房地产建设新开工面积增速回升明显,但对工程机械整体需求拉动并不大。
上半年国内国际经济走势不太乐观,工程机械企业营收表现不佳也在预期之中,“这反映出宏观经济对重工业的影响非常巨大”。
进军西部和海外需谨慎
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明显饱和,而产能却持续过剩之时,向海外进军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发展策略。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轮胎式自推进起重机、挖泥船、大于100吨全路面起重机、履带挖掘机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
欧阳新周表示,“向海外进军”战略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长期发展战略,是较为明智的。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高技术特种设备逐步被国外接受,行业内技术的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共识,为我国工程机械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谢家宸也指出,海外出口是企业脱困的重要选择,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新兴市场对工程机械的整体需求会逐渐攀升。
不过,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总额为72.91亿美元。其中整机出口占80.9%,金额高达61.42亿美元;零部件出口则同比大幅下滑61.36%。
“由此可见,海外市场对行业短期内走出困境的帮助仍然有限,因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这种出口‘重主机轻配件’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欧阳新周说。
谢家宸也提醒,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基本饱和,我国大量工程机械企业盲目一拥而上恐损失严重。
同时,对于相当多业内人士支持的“向中国西部发展”的方向,欧阳新周却并不认同。
“从分析图表可以看出,我国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依然在江苏、山东、浙江等华东地区。而四川、成都、云南地区平均增速相对较低;青海、宁夏、甘肃、新疆投资规模则相对较小。”欧阳新周说。
他认为,如果企业为摆脱困境而进入西部市场,在短期内获得的帮助非常有限。
前景堪忧
相比较上半年发展的疲软,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许多基建项目有望上马,而这被视为工程机械行业向好的重要风向标。
但是,这并非工程机械行业的“救命稻草”。
欧阳新周指出,2013年上半年,我国土地出让金增速高速增长,然而出让的土地面积处于负增长状态,由此可以预见房地产未来新开工面积对工程机械的需求拉动有限。
“另一方面,我国下半年财政政策依然难有作为。下半年财政资助金紧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控继续发酵,基建投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欧阳新周说。
不过,今年下半年随着铁路、公路、机场、地产、棚户区改造等多重利好消息不断释放出来,谢家宸认为相关企业的经营环境会略有好转。
但是,由于产能优化工作尚需时日,他建议相关企业不可贸然增加出货速度和产能布局。
在下游需求整体疲软的情况下,欧阳新周还指出,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及定位。例如农业水利、部分区域振兴规划带来的城镇化建设等领域仍会带来较多的市场需求。
此外,工程机械行业营销模式的创新也尤为重要。欧阳新周说:“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的保有量非常庞大,也对工程机械的销售产生了影响。因此,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也应是制造商开拓市场的重要工具。”
据了解,目前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渗透率在我国仍然较低,提升空间很大。此外,谢家宸还建议,机械工程企业应时刻保持对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规划的敏感度,及早制定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和产品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