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诸多“走出去”的企业以非洲为核心战场,而要进入更加广阔的欧美市场,综合竞争实力差距较大
“几乎所有的央企在海外都有工程承包业务。”业内人士的这句话足以说明目前我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的程度之深。
“走出去”,听上去很美,也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走出去”的挑战巨大,在非洲,我国企业正面临“前堵后追”的形势;在欧美地区,企业的综合实力又难以支撑,部分企业强取这一市场却遭遇大失败。
掘金海外
“走出去”的先行者中国水电(3.22, 0.02, 0.63%)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海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75.66亿元,同比增长10.0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6.78%;实现毛利润31.72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总额的35.28%,毛利率为18.06%。
另一大“走出去”的佼佼者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4.34, -0.05, -1.14%)”)的半年报显示,其海外业务收入约40.9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5.39亿元),约占总收入的18.06%。据该公司海外综合部总经理由晓军介绍,目前其海外业务年度营业额达80多亿美元,合同额超130亿美元;营业额占公司营业总额的20%以上,利润额占公司利润总额的30%以上。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海外业务在大型工程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海外业务给这些公司带来的经济回报。当然,中国水电和中国交建只是众多 “走出去”的企业的典型代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已经在海外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并且,他们还正在加大海外布局力度。例如,上述两家企业都在2012年专门成立了海外投资公司,进一步挖掘投资拉动型需求,中国交建今年7月份成立了财务公司,拟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从“走出去”工程企业的业务范围看,大多以非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为主。据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水电国际总经理宋东升介绍,非洲业务占其整个海外业务的50%左右,并且国际业务布局大格局短期内不会调整。中国交建的海外业务同样集中在非洲、拉美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
对下一步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交建在其半年报中指出,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欧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面临更新升级,推出了庞大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计划,旨在促进经济复苏和推动就业。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薄弱,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仍然有着强劲的资金与技术需求。
前堵后追
一家法国知名企业领导人在一次投资论坛上指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蜜月期”已经在2010年结束了。对此,宋东升并不完全赞同,但他认为,这种说法反映了中非关系的变化:无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市场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是挑战。
一方面,中非合作从小规模的、带有援助性质的项目合作逐渐转变为大规模的、平等的商业合作;同时,世界各国对非洲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企业要占领非洲市场,必须创新商业模式,需要更强的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需要更多地使用自有资金。而尽管中国企业“不缺钱”,但是其融资成本高也是明显的短板。
另一方面,随着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项目所在国的工程商进步十分迅速,成为中国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部分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设置贸易壁垒,尽量满足本土化需求,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进入门槛。
因此,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业务发展面临着“前堵后追”的局面,而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之外,尽管还有更加广阔的市场,但目前中国企业想从中分一杯羹难度颇大。
一个在中国工程企业广为流传并引以为戒的案例就是中海外在波兰的“血的教训”。为进入欧洲市场,中海外不惜一切代价,在高速公路承包夺标大战中采取了“低价”策略,然后寄希望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抬高价格,最终失败而归,不得不放弃该工程,面临巨额罚单并在3年内被禁止“入场”。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在欧洲行不通。宋东升直言:“目前还不是中国企业大幅进入欧洲和北美的好时机。”他认为,要进入这些市场,中国企业还有太多的功课需要做,包括对当地法律法规的认知,对当地资源的利用,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等等。对此,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蔡传胜深有同感。他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欧洲部分国家实施建设工程,其环保管理的成本大约占整个工程管理成本的25%,这一数字在中国和非洲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中国企业在进入这些市场前,必须对综合形势有充分的认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蔡传胜指出,面对新形势,中国企业唯有从管理理念、科技进步和资本运作等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直面国际市场的残酷竞争,并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不断超越。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