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焦点

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将中国制造带向世界舞台

时间:2013-04-24  来源:东方今报  

在他人眼里,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有一种领袖的气质,不管是谈话还是吃饭时,腰杆一直挺得笔直。而这位“民营重工第一人”——梁稳根当初创立三一的时候,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苦难时期。但是梁稳根凭借着对梦想的执着和努力,将三一发展成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梁稳根将中国制造带向了世界舞台。
  梁稳根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正是因为这种影响力才让他和几位三一的创始人能走到一起,,为三一的发展而努力。梁稳根是在工厂里结识的袁金华、毛中吾、唐修国、向文波,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产业报国,才让四人走在了一起,而年龄最长、思想最成熟的梁稳根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几人的“老大哥”。当时梁稳根在单身宿舍的墙壁上写下了“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的豪言壮语,而这句豪言壮语与三一的理念“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已经十分的接近了。
  由于梁稳根等人的“不安分”,让厂长对几人颇为赏识,27岁的梁稳根已经成为机械厂的体改委副主任,属于副处级干部。对于工厂的发展,他一直献计献策,但是梁稳根的有些意见却没有得到准许,并且,工厂的“主人们”,也就是工人,对工厂一点也不热爱,一旦机器出毛病,帽子一甩,高高兴兴地就回家了。这些都让梁稳根很是失望,所以,梁稳根怀揣着理想,带着几人离开了工厂,但是工厂却将户口本扣押了。在那个年代,没有户口本意味着没有买口粮的粮票,没有户口本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面对这样的情况,几人并没有退缩,梁稳根等人决定“患难与共,誓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几人贩过羊、做过酒、做过玻璃纤维等,却以失败收场,而几人也面临着山穷水尽的地步。终于,梁稳根打探到可靠可行的商机:焊接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通过分析,几人决定开发生产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经过多次的实验和失败,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终于生产出来了,但是却被告知因质量不过关而拒绝打款。但是梁稳根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找到了大学时的老师翟登科,在翟登科的帮助下,105铜基焊料终于达标,而这也是他们的“第一桶金”。
  在1991年的时候,梁稳根决定冲入中共制造业,带着几人从涟源奔赴长沙,创建了三一重工。但是三一重工仅有的混凝土输泵的性能并不稳定,销售有苦难。无意中,梁稳根知道有一个在北京的湖南老乡是行业里的专家,于是他和向文波一起出发去了北京。就是这个时候,易小刚加入的三一。易小刚1963年9月出生于湖南武冈市一个教师家庭,1985年7月从华中工学院毕业。他在北京有车有房,还有价值几百万的项目在手上。但他跟梁稳根只是见了一面,聊了一次天,到长沙三一的工地看了一次,就再也没回北京。在首席科学家易小刚的带领下,三一重工的研发开始突破。1998年4月,三一拖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创下垂直泵送混凝土300.8米的世界纪录,赢得“中国泵王”的美誉。
  梁稳根不斤斤计较的作风,也让人在三一重工有着高度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股份让给公司的其他人才,减少自己的“财富”总量,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但是梁稳根却做到了。唐修国、袁金华等人在私下或者公开场合都毫不掩饰对梁稳根超出兄弟情谊的敬仰。
  1994年,梁稳根召集兄弟开会,明晰两个公司的产权,当时,是向文波刚刚加入三一集团的第三年。梁稳根提出的方案是,涟源材料厂的股权,梁、唐各21%,毛、袁各20%,其他高管分享剩下的18%。当时,主业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长沙三一还处于亏损状态,梁稳根占50%出头一点,唐修国9%、袁金华、毛中吾、向文波分别占8%,随后梁还把一些股权分给了后来的高管。“当时涟源材料厂是赚钱的,梁总占50%都不为过。他不计较涟源厂的股份,长沙这块的股份就更没人计较了。”三一总裁唐修国说。
  创始人团队的团结稳定,也是三一集团快速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几位创始人如今都是三一集团董事,袁金华50多岁去开辟巴西市场,在三一海外投资项目中第一个盈利。唐修国是三一管理第一人,向文波是三一战略第一人,后来加入的易小刚则是首席科学家。
  唐修国这样说过梁稳根:“他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上的把握上超出我们,他的能力和人品为大家所敬仰”。
  梁稳根十分讨厌那种事无巨细地服从上级,一股奴性做派的人,他认为,好的组织应该畅所欲言。所以,在三一集团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叫张扬个性,三一的高管会议如同吵架一般,谁都可以打断梁稳根的发言。
  梁稳根坚信“品质改变世界”,他认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自主创新是矛,知识产权是盾,在市场竞争中,只有一只手拿着自主创新的矛,冲向国外市场,另一只手紧握知识产权的盾,牢牢套住国内外市场的份额,企业才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三一一直走自主创新之路,相继推出了首创的液压平地机、亚洲最大吨位全液压旋挖钻机、刷新世界纪录的72米臂架泵车……三一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顶级。虽然不能说没有三一重工就没有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但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一重工的发展加剧了中国整个机械领域的变革,使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飞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