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还是很自信自己的机械现状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的专家施密特(JoachimSchmid)并不为德国制造商在增长市场的占有率感到担心。
虽然他也认为:“受到调节的市场如欧洲市场与未受调节的非洲市场相比,对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完全不同。”他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西方国家对机械的发动机和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技术标准非常复杂。很多国家的客户不会使用和维修,而且价格昂贵难以支付。
施密特说,德国人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他说:“他们应该提供两种规格的设备”,“一种是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市场提供的高技术产品,另一种是为门槛国家提供的基础稍低的产品。”“即便是这些技术上稍低一些的产品,质量也远远超过中国的二流机械。”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的专家施密特认为,该行业目前并不存在必须采取行动的压力。他表示:“我们必须看到,现在机械增长市场的销售量并不大。这就是说,我们还有进行相应调整的时间。”VDMA主席林德勒指出,自2012年9月公布2013年增幅预期后,基本数据并未像预期一样乐观,目前看来,2013年正常增长的目标无法实现。德国市场比较让人担忧,林德勒表示,德国企业要想维持较强竞争力,必须加大投资。政府不能以高税收或新收费的形势加大投资者负担,要为经济界排除能源转型方面的障碍。
他认为,这一市场越是向前发展,要求也就越高。而中国的机械制造商是无法满足这些高要求的,因为德国的技术明显地遥遥领先。此外,门槛国家也从欧洲购买了二手设备,他们因此熟悉德国产品。
施密特说,“德国制造商已经达到了一个质和量的高度,尽管目前没有出现增长,但是由于我们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因此不会陷于困境。”
德国人没有把握时机?
OliverWyman咨询公司认为,西方机械制造商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如果德国人打算跻身增长市场,就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中国人已经开始抢占市场。
克姆普说,“特别是在非洲,前一段时间曾出现国家行为和企业行为并存的局面。”“为获得非洲的原材料,中国政府提供了部分发展援助。”
同时,中国人还通过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项目融资以及传统的销售融资开创了自己的机械产品市场。他们不断地为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系统进行投资。一旦客户积累了使用中国产品的经验,以及中国为其产品建立了良好的售后服务网络和零配件供应网络,西方国家的产品便将难以打入新兴市场。
克尔普认为,德国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他们必须扞卫在本国市场的地位以及继续以高质量的建筑机械吸引中国客户。
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为增长市场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例如实行地区伙伴,产品和结构三者相结合的方针。也就是说,如果在门槛国家投资建造了自己的工厂,就可以以“当地的成本”进行生产,或者寻找合作公司负责设备的销售,操作培训和维修以及授权合作厂家进行生产。近期德国工业生产与外贸数据表现疲弱,日前,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联合会VDMA将2013年机械设备产值预期从此前的2%增幅下调至1%的降幅。德国工程机械面临中国企业收购、抢占新兴市场,内外夹击之下,竟还是很有“自信”。
中国的标准建筑机械实用
德国之声7月14日报道称,德国的建筑机械产品多年来一直畅销全世界。但是自从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机械对德国机械制造商构成极大竞争。不过,德国业内专家称,德国人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该行业目前并不存在必须采取行动的压力。
报道认为,建筑机械在市场上仍有需求,但工业国家的购买力已经下降。根据咨询公司OliverWyman的调查,到2020年,建筑机械在工业国家的销售量虽然还将每年增长约1.6%,但是无法与中国和其它新兴工业国家的情况相比。特别是靠近赤道的国家,其建筑机械的购买力同期将增长4%或者5%。
中国的机械制造商目前积极活跃于国际市场,其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8年以前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当然庞大的国内市场也是导致中国机械制造业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中国也向那些本国没有机械制造业的门槛国家出口其产品。
克尔普说:“那些着名西方制造商生产的机械,其特点是技术含量非常高,适合西方国家使用。而以门槛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则明显需要简单、电动化程度不高、结实耐用和容易维修的大众化产品”。因此,中国的标准建筑机械比欧洲生产的高端建筑机械更实用。[
德国工程机械对世界市场来说“好过了头”
“德国人能造机器。但这种技术优势究竟有何价值?价值不大。”全球领先的专注于金融行业策略和风险管理的着名咨询公司--奥纬咨询的工程机械市场专家罗梅德·凯尔普如是表示。据他分析,德国工程机械对世界市场来说“好过了头”。
凯尔普因此预言,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将胜出,“中国企业处于理想状态,因为它们拥有新兴市场优先需要的东西:耐用、技术简单、价格合理,且用户可自行维修”。虽然对西方企业来说,高科技小众市场仍然存在,但该市场不会像大众市场那样强劲增长。因为将来经济迅猛增长的地区不是西欧和美国,而是新兴工业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一些非洲国家。
尽管德国制造商对新兴工业国市场充满信心,但凯尔普认为现实往往与预期不同。“西方制造商通常没有适合这些地区的产品,”他说,技术先进的高端产品在那里的销售潜力有限。因此,凯尔普建议西方制造商尽快创建第二品牌或合资企业,因为在销售额巨大的标准设备领域,机会已经减少了。
在东南亚,中国工程机械占据了地理优势与价格优势,产品适用,而且由于这些国家自身的工程建筑设备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新兴工程项目的要求,中国机械销售自然水到渠成。
印度当地只有28%的机械能适应其国内市场,而且印度工程建筑企业在本地购买工程机械需要至少两年才能投入使用,但购买中国的工程机械只需6个月就能立即到工地投入使用。与其他国家产品相比,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另一大竞争优势是价格。印度当地从业者如此讲,“印度工程建筑企业逐渐放弃购买德国、日本、美国等大国工程机械的原因是中国的工程机械更便宜,能更迅速地投入使用。”
近年来,菲律宾的工程机械市场不断增长,价格竞争异常激烈。相比之下,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物美价廉以及快捷的交付方式广受菲律宾客户的青睐。对于目前的马来西亚大多数用户来说,价格仍然是决定购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售后服务等也越来越影响到客户的购买意向。
所以看来,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机械行业为了销量业绩、为了利润,与其需要最好的设备,不如需要最适用的设备。当然为了长远发展,技术储备还是必要的。比如,中国高原地区、沙漠地区、极寒极热地带,工程机械的需求必然不同,找准客户需求的机械,方能有效占领市场。
德国机械制造业现状不乐观
7月9日,德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德国5月份制造业订单量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1.8%。其中,国内订单量环比上升0.4%,同比下降3.2%;海外订单量环比下降2.2%,同比下降0.4%。欧元区内订单量环比上升1.5%,同比下降3.5%;其他国家订单量环比下降4.4%,同比上升1.9%。
1-5月德国制造业订单量同比下降1.8%,国内订单量同比下降3.4%,而海外订单量与去年保持相同水平。
日前,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联合会VDMA将2013年机械设备产值预期从此前的2%增幅下调至1%的降幅。
德国普茨迈斯特去年至今就被中国三一全部收购了,今年德国凯傲集团被山东重工下属的潍柴动力部分收购,去年徐工收购德国施维英,可以说德国机械现状有些“内外交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