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焦点

中外新势力崛起 装载机行业破局之旅开启

时间:2013-11-29  来源:中外新势力 装载机  
2013年,装载机这个“竞争最完全、最激烈的工程机械子行业”迎来了一个转折期,从“黄金10年”到深度下挫,从“四大家族”的更迭到中外新势力的崛起,我国装载机行业演绎出一波跌宕起伏、纵横捭阖、回环往复的大格局。 四大家更迭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几十年里,我国装载机行业一直号称有“四大家族”,即柳工集团(以下简称柳工)、厦工集团(以下简称厦工)、宜工集团(以下简称宜工)、成都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工)。 半个世纪过去,如今的装载机行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四大家族”的大厦已岌岌可危。 在装载机行业,柳工和厦工一直并称为“柳厦”。作为并驾齐驱的对手,“柳厦”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上个世纪60年代,两家就有“中国首台装载机”之争。而在随后40年左右的时间内,两家在行业老大的位置争夺上,基本是轮流坐庄。 2005年是“柳厦”之争的分界点。 2005年,柳工装载机全年销售1.6万台,市场份额18%,首次超过厦工的17%。同时在利润上,柳工远远将厦工抛在了身后,当年柳工的利润为2亿元,相当于厦工的六倍。 而从这一年开始,柳工走上了世界级企业的征程。4年之后,柳工登上了全球装载机销量第一的宝座。2012年,柳工仍然高居榜首,当年实现装载机销售3.2万台。 宜工、成工的淡出,则来得更早一些。 在2012年装载机销售排行榜的名单上,成工的销售量为6000多台,仅仅排名第八。 虽然在2010年,宜工一度打出“宜工回来了”的招牌,第二年投资逾10亿元的宜春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机械产业园也宣告竣工,并宣称将年产装载机2万台、挖掘机1万台、特种车辆5000台、混凝土机械2000台,年产值超百亿元。但在2012年装载机销售前20强的排行榜上,却不见宜工的身影。 就像聚光灯下的舞台,有黯然隐退的,也不乏闪亮登场的。 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常林)始建于1943年,是我国手扶施拉机行业的领军企业。他们在2004年以前,并没有生产装载机,包括工程机械产品。然而他们从生产农用小型装载机开始,经过几年的发展,其旗下的工程机械已经与原有的农业机械板块并驾齐驱,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三大工程机械产品成为核心产品,其装载机销量也在行业中排名前十。 同样是老国企出身,始建于1958年的郑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在经过一番周折之后,2003年改制成为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通重工),并重返工程机械行业,装载机销量进入行业前十名。2012年,宇通重工规划的2000多亩新厂区建设已全面展开,公司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新势力崛起 随着装载机行业巨头的更迭,以及新生力量的崛起,行业由原来的“旧四强”格局演变为“新五强”格局,即柳工、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工)、厦工。 2012年,临工首次进入了中国装载机行业前三名之列。柳工、厦工、龙工10多年来稳居行业前三名龙头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由此被打破。 临工堪称是装载机行业的一匹“黑马”。 就在3年前,临工与前三名行业龙头的距离还相差甚远。2009年,临工装载机的销量不过1.6万台。2012年,其销量几乎翻番。 2013年1~6月,临工的装载机销量实现1.7万台,已经处于行业第一位,比老牌劲旅柳工略微超出370台。 “保二争一”,是临工2015年的宏伟目标。“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临工很可能会成为行业老大”,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顾问刘良臣如此评价。 行业的另一匹黑马则是徐工,从1998年以来,他们不断推出高端和大吨位产品:首台“第三代”装载机、国内最大吨位装载机———LW1200K。同时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电控变速箱、湿式驱动桥等系列关键零部件相继问世。 2012年,在装载机行业的投入上,徐工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当年,徐工大型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建成投产,一期投资15亿元、占地600亩、联合厂房23万平方米,具备年产4万台的能力,是目前全球装载机行业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 而在销量上的突破,更显现出徐工实力和发展后劲儿。2011年,徐工牌装载机销量突破了2万台。2013年,坊间传闻徐工销量或已位居行业前三位。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雷沃重工)在装载机舞台上的闪耀,同样令人侧目。2004年他们在装载机行业竞争达到白热化时高位切入,并在2005年实现装载机销量3000台。从最新的数据看,福田雷沃重工的装载机销量在国内行业的排名稳定在前十位。“福田雷沃装载机定位在中高端,并不是完全追逐产量和占有率”,雷沃高管的发言,让我们看到了公司发展的清晰思路。 总的来说,装载机行业新势力的不断涌现,充分体现出其“竞争最完全、最激烈的工程机械子行业”这一特色。 外资瓜分 外资企业对中国装载机市场的真正涉足,2005年可以算做起点。 2005年之前,中国装载机制造企业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装载机市场,其市场占有率达99%以上。随着2005年卡特彼勒收购了中国装载机行业排名第六的主要骨干企业———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工)40%的股份,继而实现全资控股,一大批外资企业陆续开始以收购方式实现对中国装载机市场的介入。 2006年,沃尔沃以3.275亿元人民币并购山东临工70%的股权。 2007年,韩国斗山出资210万元人民币收购烟台裕华。 2008年,韩国现代完成对泰安龙泰的收购。日本神钢通过成都神钢集团拥有成工4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 大量外资的进入,使国内装载机市场的竞争格局由主要的国内垄断,分裂为国内、国外两大阵营。 据刘良臣介绍,从2007年开始,卡特彼勒山工、沃尔沃临工、常州小松、斗山裕华等外资企业在中国装载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就达到了约25%。2012年,则上升到27.2%。 不过,对于临工、成工是否为外资企业,在业界实际上是存有争议的。 认同者认为,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都称为外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有外资投资的成分,不管占比多少,都算做外资企业。因此,装载机行业的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理应都算到外资企业的行列。 反对者认为,卡特彼勒山工由卡特彼勒100%控股,可以算做外资企业,而沃尔沃临工虽然由沃尔沃控股,但该企业实行的是双品牌运作,临工品牌仍然独立存在。在行业内部,还习惯将临工视为国内品牌。 不管最后结论如何,外商独资企业以及那些有外资成分的中国企业,近几年来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占据中国近三分之一的装载机市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产需矛盾 和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一样,装载机行业从2011年4月开始经历行业转折点,至今不见逆转。 从2000年开始的10多年间,我国的装载机销量可谓是经历了井喷式增长。产量从2000年的2.3万台,猛增到2012年的18.6万台,达到原来的近八倍,而期间的年增长速度最高达到了60%。实际上,从1998年开始直到2013年这15年间,只出现过两次年增长为负的情况,即2009年和2012年。1998~2009年期间,全部为正增长乃至高速增长,即行业的“黄金10年”。 但从2012年始,装载机行业开始深度下挫,年度增幅由正转负。当年装载机销售18.6万台,同比下降27%。在对我国装载机销量1980~2012年共3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刘良臣得出结论,这30年之中,共有5次明显的行业调整,分别是1981、1990、1994、2009、2012年。2012年的这次重挫,不仅下降幅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其下降幅度甚至是2009年降幅的一倍。 2013年行业是否能够企稳回升?刘良臣表示,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环比逐月有所增长,同比已稳住了下滑趋势,这些都说明装载机行业已经有了回暖迹象。2013年如果没有特殊的重大变故,中国装载机市场基本上走出了近两年以来大幅度下滑的低谷期,但真正全面转为正增长可能要到下半年以后。预计2013年全年销售量比2012年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很可能仍会低于2011年。 在深度下滑面前,种种问题开始凸显出来,行业也开始了深度反思:中国装载机销量的上升是否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同步上升?产量是否存在过剩?为什么中国装载机行业利润越来越薄,企业之间还是血拼不止? 在产能是否过剩问题上,刘良臣表示,近几年装载机的最高年销量在2011年,为25万台。按照80%的产销率,应该有30万台的产能。再加上小企业,全国估计有40万台的产能。相比市场需求,显然存在着产能的剩余。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秘书长尚海波则持不同看法,“近年总体而言,我国装载机市场供求平衡。不过,行业在产能规划上有过剩问题也是事实。另外从未来趋势看,根据装载机5~8年的生命周期,以及对市场供应量和保有量的情况进行分析,未来存在着产能过剩的可能。” 尽管业界对于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有不同看法,但在“同质化产能过剩”的认同上,却是高度一致。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装载机技术支持部经理林学财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同行的产品,其配置都差不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拼结构件、拼成本。 拼来拼去,企业的利润越拼越薄。林学财表示,在一些行业比较集中的产区,一台装载机的售价就3万~4万元,跟卖白菜一样。现在一般而言,装载机的净利润在4%~5%。毛利率只有20%以下。但即使如此,仍然不断有投资者参与进来。对此,尚海波分析说,“装载机属于大众化产品,放量很容易,只要新上几条装备生产线,就可以做到。” 为什么如此低的利润,还仍然有企业趋之若鹜?林学财表示,一些行业企业将整个工程机械产品视为一个板块,如果不做装载机,这个产业链就缺了一块。同时,这些企业也希望以装载机来带动其它产品的发展。 最近行业传出三一重工涉足装载机的消息,并有人士称在今年举办的农机展上已经看到了三一的产品。当记者就此致电三一重工文化宣传部门时,得到的回复是“目前我们没听说过任何公司生产装载机的消息”。但有业内人士透露,三一将国内主要几家装载机企业散落在外的人员集中起来,组织生产装载机。质疑者表示,装载机现在已是“柳厦龙临”的天下,市场已经洗牌,三一基本没戏。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三一上马的装载机属于转型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类比三一掘进机的上马情况,这位人士表示,三一在装载机上也可能取得类似的突破,即由新晋者一下跨入行业前几名。 完整产业链,扩大整体产品的销量,这一发展思路无可厚非。但在行业关键零部件技术普遍缺失的情况下,如果产品竞争仍然停留在拼结构件的环节,行业还谈何发展?林学财说,这次厦工推出的新型装载机采用了变量控制技术,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但是在国际上却是已经成熟应用的技术。这说明国内的零部件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相差甚远。 有观点认为,由于行业高度同质化的竞争,首先被淘汰的将是一批小企业,其次将引发大企业之间的产能比拼,下一波的市场整合将更加惨烈。不管未来的行业格局如何变化,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如果零部件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仍然依靠韩国、日本进口,那么装载机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乃至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将难以跳跃出“装配大国”的怪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