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尝试并分享自制料理和日用品,具有文化特性和匠人特色的产业重新开始兴旺。这种现象说明,追求品质意义与价值多元的群体越来越多。而“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写入国家发展重要规划,是因为社会对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的需求,已经无比现实。
今年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之所以备受关注,甚至写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规划,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制造”实现华丽转身之魂。
“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古人所说的“精一”哲学。它体现在事业上,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工匠个体,往往具有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具体到产品和服务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理念和追求,这是任何时代、任何行业、任何人都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
工匠精神不单是一种理念,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泥淖中走出,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工匠精神之人,而且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等堪称世界级精品。工匠精神是要耐得住寂寞,是不哗众取宠,更是要忠于内心的。工匠精神是工程机械的企业所需要具备的和所需要学习的精神。
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一种价值观,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没有“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即使拥有了低端制造业的巨大身形,也只是形似巨人;有了工匠精神,才能撑起“中国制造”的巨大身躯,使之再上一阶,迈向“中国智造”。
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业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其实大多数企业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 中联重科詹纯新理解的“工匠精神”是,良好的工匠对每件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做工的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