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专注研究、推陈出新,凡事绝不凑合,这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说这话的是笑起来略显羞涩、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80后”王大铭。
匆匆吃过午饭,王大铭就赶回中航工业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热表分厂实验室里。“我一年要编制几百个工艺编制规程。”王大铭说,一个液压泵有几十个零件,但规格不一样,需要根据通用说明书和产品的实际状况进行计算和试验,制定一个参数固定的工艺编制规程,并进行推广。
两年前,有关部门要求企业在一年内完成无氰镀铬、锌工艺替代含氰镀铬、锌工艺。王大铭带领小组成员从零开始,“我当时也没有信心,但既然领导下了任务,我们就得交好‘作业’”。
“整个流程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要是没成功,又得重新来一遍。”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分析室里,王大铭配置起无氰溶液,然后用试件或废品来进行电镀、光化、钝化、氢脆试验等实验流程,仅氢脆实验这一项就需200个小时。整个实验过程漫长而枯燥,他静心等待。
“改进溶液配方的最大难题是阳极化膜层会有蜂窝状的疏松孔洞,绝缘性、稳定性较差,因而性能达不到要求。”为此,王大铭频频查资料、向同事请教,但均无果。“当时大铭已经是苦思冥想的状态,我好几次看见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发呆,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其实他的心里很着急的。”槽液调配员潘忠宝说。
一次,王大铭受邀参加通用公司培训,在同一位新加坡专家交流中偶然得到灵感,归来后即把想法付诸实施。为确保无误,光延误实验,他就做了三四次。“成功了,这次终于成功了!”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从溶液调配方法、比例、分析、电流密度、电流效率、渡槽维护等方面得到准确数据,依据航空转包及相关航空技术规范对各类典型零件进行工艺验证试验,收集编制出评审报告,并顺利通过有关单位、转包客户的批准。
“大铭除了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还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每年都会拿下大量的‘硬骨头’任务。”说起王大铭,热表分厂副厂长郭小川直竖大拇指。
尽管年轻,工作才8年,但创新、攻关却成为王大铭职业生涯的关键词。
他结合公司部分产品特性,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出一种新的阳极氧化工艺方法,该工艺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公司某型液压泵的研发中,他和同事们努力解决零部件生产制造所暴露出的技术、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按期保质交付;
硬质阳极化处理工艺对不同材料采用不同整流器电源,过去常采用人工拆卸换线的方式更换电源设备,此方法除了效率低,带电作业还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状,爱动脑筋、勤动手的他利用电极正反转原理,通过一个按钮切换所需电源设备……
王大铭先后获得中航工业个人三等功、省质量管理活动特等奖、公司优秀科技人才……“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心里有‘货’,这些‘面子’都是用‘里子’撑起来的。”热表分厂厂长甘露一语中的。
“再简单的工作也应当做到让别人无可挑剔,责任感要一点一滴去做、去磨炼。”王大铭坦言,做好一件事,就要做到尽善尽美,才称得上一名合格的“航天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