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产业数字化、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党中央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促进产业全面数字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充分认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和机遇,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充分释放我国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构建形成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新型工业体系,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改善产业结构、增强转型动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实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性变化。因此,通过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制造业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对于加速我国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向实体经济领域融合渗透,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和共同选择。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既有国际秩序和多边贸易体系受到挑战。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我国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新体系提供了难得契机。在国际形势日益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只有牢牢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窗口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才能发挥信息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培育发展新动力,支撑我国制造业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三)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最活跃、交叉最密集、渗透性最强的领域,通过在实体经济的深度应用,正引发产业系统性、革命性、群体性的技术革新和模式变革。一方面通过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产业界跨专业、跨领域、跨环节的多维度、深层次合作与联合攻关,以集成创新为引领实现融合领域新技术的系统性突破。另一方面通过激发数据这一核心驱动要素的潜能,从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等维度重塑制造业,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因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融合应用,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可推动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模式应用、新业态扩散和新产业兴起,实现制造业发展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为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的提升,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强劲动力。
二、准确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部署。近年来,我们紧紧把握融合发展大趋势,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创新引领、注重协同推进、注重企业主体,持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对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两化融合程度日益深化,产业数字化基础不断夯实
制造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近年来,我们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服务等全流程和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应用,带动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基于12余万家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数据的研究分析表明,过去五年,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年均增速保持在3%左右。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8年9月,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48.4%,集成提升以上的企业比例达到19.3%。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后,成立了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台3项国家标准,成功立项3项国际标准,推动两化融合标准走向国际舞台。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兴起,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明显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领军企业的新赛道、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培育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构建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协同演进的制造业新生态,是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区域平台超过50家,钢铁、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涌现出一批融合应用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日益彰显。
(三)企业规模效益不断取得突破,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企业脱颖而出,在规模效益、创新能力、融合渗透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合计10587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7家。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合计2320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壮大。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7.2万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四)跨界融合发展环境持续完善,产融结合取得突破
构建良好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推动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发挥叠加效应,是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部门协同和部省合作,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政策,推动建设多层次制造业人才队伍,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方协同、上下联动的融合发展合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以工业互联网企业为代表,一批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中小企业正在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但总体看来,我国企业数字化的基础仍较为薄弱,数字化的产业体系有待完善,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字化设备、核心工业软件、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等存在短板,融合发展环境还不能满足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仍需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标准化建设、健全质量保障基础、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提升第三方服务供给质量,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三、深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做深做实
下一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夯实转型基础、提升转型能力、打造数字化产业体系为重点,以补齐转型短板为支撑,以增强转型合力、优化转型环境为保障,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着力打造新时代两化融合升级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一是加快企业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引导制造企业加快工业网络改造、装备数字化升级,加强各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和数据的集成共享,面向重点行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打造数字孪生系统。二是推动数据驱动的组织管理变革,全面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周期性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提升社会化组织管理效率。
(二)发展制造业赋能平台,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
一是推动制造资源云端迁移,加快高耗能、高价值、通用型工业设备上云用云,引导大型企业加快业务系统云化改造,推动中小企业业务云端迁移。二是加快制造能力平台化开放,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一批微服务资源池,加快制造资源和生产能力在线共享和优化配置。三是培育基于平台的新模式新业态,引导企业依托平台培育个性化定制、产业链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
(三)壮大工业数字经济,打造数字化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平台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工业软件的云化改造,发展工业APP等新型应用软件。二是发展数字化先导和支柱产业,加强融合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及技术前沿探索。三是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研究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线图,聚焦关键共性问题分类形成并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系统性解决方案。
(四)推动跨界融通发展,增强数字化转型合力
一是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二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基于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三是深化产融对接,推动构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生态链,探索工业互联网产融互动、产融双驱的发展新路径。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产业金融等领域的对接与合作。
(五)完善创新支撑体系,优化数字化转型环境
一是推动构建有利于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统计与评价体系,发展数据驱动的新型信用体系。二是完善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融合发展领域标准建设和与应用推广,加强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夯实融合发展质量保障基础,推动优质检测认证服务资源开放共享。四是提升人力资本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