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郭宇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6月,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26.2%,6月电动装载机销售1570台,电动化渗透率达14.5%,同比增长418.15%。
电动装载机凭借其环保、节能、经济性等优势,正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其渗透率的增加预示着工程机械行业正在大幅度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笔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制造商都已推出电动装载机产品,企业争相布局,产品型谱也在不断丰富。
电动化产品火爆
电动装载机以“电”代“油”,大幅降低了能耗成本,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装载机电动的步伐似乎比预期来得更快。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表示,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专业技术支持体系,为接下来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排放低等特点,装载机成熟的产品被客户接受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优势。电动装载机以“电”代“油”,大大降低了能耗成本,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权龙表示,电动机替代内燃机后,虽然液压系统能效仍然比较低,但因作业时长和功率占比较小,对系统能效影响不是很大。可实行系统去掉液力变矩器后,能量传递主要依靠电动机和减速器,能效达到70%左右,既节能又减碳,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收回电池成本,所以电动装载机得到了市场普遍认可。
一位购买电动装载机产品的人员表示,“现阶段,柴油油价约6.304元/升,电费为1元/千瓦时,燃油装载机每小时能耗25升柴油,纯电动装载机每小时能耗约50千瓦时,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平均每天可节约费用约860.8元,每年按照300个工作日计算,可节约费用约25.824万元。
某电厂设备负责人告诉笔者,公司使用的柳工电动装载机的铲装效率约为每小时500吨。比起传统燃油装载机,该电动装载机每小时可节省100元成本。据悉,这台设备已经为电厂累计节省费用50余万元。
除了在省油方面可以达到节约的目的,在维护方面电动装载机也比较简单。电动装载机采用电机驱动,相较于传统燃油装载机的发动机系统,电动系统结构更为简单,减少了机械传动部件,从而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需求。电动装载机的电机和电池通常设计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维护周期较长,减少了频繁维护的成本。
目前,电动工程机械正在逐步形成工况适应性好、零尾气排放、低噪音、高可靠、易保养、高效率的竞争优势。
步入电动化新纪元
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政策和法规,推动了工程机械向电动化转型,特别在中国、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在国内,随着电动工程机械电池、电器及控制系统和技术的发展,不同应用场景不断出现,投入工程施工的产品数量快速增长,相关技术及配套设施加快完善,2023年,电动工程机械销售量增速较快,电动装载机实现销售量同比增长210%,远高于装载机全年销量下降15.8%的同比水平。
电动装载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厂商追加投资,加大研发,如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柳工、山东临工等,陆续推出了多款电动装载机产品,以满足不同工况和客户需求。
北美、欧洲地区是除了中国外最大的电动装载机市场,分别占全球市场的25%与20%。有专家预计,从全球市场来看,2025年电动装载机市场空间接近300亿元,电动挖掘机市场空间接近756亿元,将成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重点关注的“香饽饽”。
苏子孟表示,行业企业研发制造的多种电动、氢能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工程机械不仅在国内工程施工领域受到好评,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提升,装载机还迎来了海外市场的井喷。
徐工机械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该公司有完善的全球布局与强大的国际化拓展能力,其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可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产品营销服务、全价值链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出口区域有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欧洲、北美、北非、中美洲、大洋洲等,国际化收入2023年占比达到40%,2024年一季度占比44%。
7月2日,柳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装载机单月海外销量超1000台,其中电动装载机单月出口超100台,柳工电动装载机单月产销量超600台。目前,柳工已经建立了30余家海外子公司和机构,拥有4大海外制造基地,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网络,这些都为电动装载机产品出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0台柳工电动装载机批量交付。
技术市场面临双重挑战
电动装载机在火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挑战,首先是技术方面的挑战,其次是市场挑战。
苏子孟表示,应该直面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与使用场景融合度不够、产业链培育迟缓、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不成熟、充换电基础设施薄弱,维保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
权龙认为,电动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能效仍然较低,是下一步需要提升的重点。
他还表示,对于以作业为主的工程机械,如挖掘机,其核心问题是怎样提升液压系统的能效,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应对技术挑战方面,权龙建议,应积极借鉴和关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与解决方案,不断实现新能源工程机械的技术升级。
在跨行业合作方面,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做了许多尝试。据苏子孟介绍,全球范围内的头部工程机械企业均深入布局电动化设备,技术自研的同时也与电池企业深度合作。例如,三一集团、中国龙工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徐工携手比亚迪成立电芯合资工厂等项目。工程机械企业与电池企业正在携手攻克目前电池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是市场挑战。据笔者了解,电动工程机械售价远高于燃油设备,只有长期运营才能显现出成本的优势。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让很多客户对购买设备存有疑虑,尤其是那些工期不饱满的市场客户更倾向于关注设备的短期收益。
电动产品增长将持续
从市场趋势看,电动产品的渗透率还将进一步增加。
电动装载机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替代传统燃油装载机的所有应用领域。
从近年来各大企业的实际交付情况看,客户分布领域都很集中,且很多都是相关行业的“头部客户”。笔者发现,电动装载机交付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钢铁厂、煤炭行业、砂石厂、搅拌站、矿山领域,且有实力的大型集团、国企或央企客户占据主流。
部分环保领先的城市已经确定了整体更换的计划,钢铁行业集中的河北唐山市,率先提出全面更换新能源设备。临汾、邯郸等地提出全面更换电动化设备。
相关人士告诉笔者,装载机电动实现普及比挖掘机更容易一些,因为装载机的主要工作地点相对集中,一般是煤矿转运场、煤炭化工厂、钢铁厂、物流、港口等地,主要是以短途运输为主,就非常容易实现充电站的建设。在特殊工况下如隧道施工,纯电动装载机零排放、高效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也具有显著优势。
另外,随着新基建加速,充电、换电设施普及,电池、电机、电控、充换电已经基本成熟,解决了工程机械电动化在使用中遇到的痛点;各大电池厂纷纷推出使用于工程机械的电池产品和全周期服务,一系列的推广加快了工程机械领域新能源产品的发展。
支持电动产品持续增长的还有其本身生命周期成本的优势和政策支持。
笔者算了一笔账,尽管电动装载机的初始购置成本可能更高,但综合考虑保养费用、能源成本等因素,5年生命周期内,电动装载机的成本约为113.85万元,而燃油装载机成本达到232.7万元。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推动了电动装载机的普及。例如,工信部发布的《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鼓励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并给予补贴支持。
对于作业场景比较集中的运输装载机来说也更适用推广无人机产品。在极端环境下,无人装载机产品将成为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现在电动装载机的无人化技术已经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自主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定位、导航、物料感知和运动控制。
有趣的是,工程机械公司正与游戏公司合作开发智能产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成功将游戏公司在游戏中积累的数字化和AI能力迁移到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上。
电动装载机的无人化技术正朝着更智能、更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将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