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焦点

2025年海外市场:韧性增长下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5-04-01  来源:互联网  

 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一方面,国内市场在存量设备更新、基建政策加码及绿色转型需求驱动下焕发活力;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新兴经济体基建需求爆发叠加成熟市场环保升级,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量空间。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海外市场增量需求的确定性要高于国内,预计出口增速能保持在10%以上。那么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在海外市场将面临哪些机遇,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一、工程机械企业加速出海

2024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海的关键一年,多家企业境外收入占比接近乃至超过50%,海外市场成为行业发展重点。

中联重科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境外收入233.80亿元,同比增长30.58%,境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1.41%,同比提升13.37%。同时其近三年境外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9.26%,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2025年,工程机械出海步伐进一步加快。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工程机械进出口总额84.26亿美元,同比增长7.27%,其中出口金额80.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7%。

产品出口方面,1-2月挖掘机出口销量14737台,同比增长7.37%;装载机出口8439台,同比增长8.33%。此外,塔机、汽车起重机、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等产品出口也保持同比增长。

企业出口方面,2025年新春伊始,多家工程机械企业已纷纷吹响出海“集结号”,成为推动行业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海外签单超8亿元,矿山机械海外订单达6亿元,100台中联重科ZL105水稻收获机出口海外市场;徐工全球最大吨位纯电动装载机XC9108-EV、热销爆款XC968-EV启程奔赴东南亚某矿区;三一工程车辆200台自卸车完工下线,出口到印度尼西亚……亮眼的数据背后,折射出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战略升级。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使得出口回暖趋势愈发明显。

二、多维突破的全球布局

中国工程机械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欧洲市场去库存周期结束,也为中国工程机械带来了新的机遇。

1、新兴市场

东南亚城市化、基建和采矿热潮催生新需求。比如印尼的工程机械需求主要在矿业,挖掘机市场前景良好;越南经济快速增长,制造业发展刺激了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预计2025年东南亚经济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利用地理优势、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预计2025年在东南亚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

中东地区工程机械需求主要由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推动,重点是中大型挖掘机、混凝土设备和起重机等。近年来,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持续,机械设备出口价格稳定或略降,为企业带来盈利空间。

中联重科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其工程起重机市场占有率领先。徐工集团建立了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并针对中东特殊环境设计产品,市场表现强劲。三一重工产品线广泛,销售增长显著。柳工与阿联酋企业合作,其装载机在阿联酋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非洲国家发展较短,城市化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工程机械需求主要在交通建设,特别是土方机械。同时,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占全球30%,各国普遍拥有重要矿产,因此对挖掘机、推土机等采矿设备需求强烈。

东南亚、中东、非洲可能成为行业新引擎,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挖掘机、装载机等土方机械是中国工程机械海外主力产品,已在多数市场确立稳定占有率。

2、成熟市场

欧洲市场去库存周期结束,也为中国工程机械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欧洲市场对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占比的提升进一步打开了高端市场空间。中国的电动工程机械产品以其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符合欧洲市场的环保标准和发展趋势,逐渐获得欧洲客户的认可。

美国市场2024年受大选影响需求后置,预计到2025年需求将迎来释放,住房开工与基建仍是其主要驱动因素。一方面,降息落地将使住宅固定资产投资走强,进而带动市场需求回升;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相关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也为市场提供了支撑。

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挖掘机和装载机数量分别达到了3.9万台和2.1万台,同比分别增长了56.7%和325.3%。

俄罗斯是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出口额达到63.62亿美元,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和稳定的石油出口,市场普遍预计该市场将保持稳定并持续增长。

三、警惕海外不确定因素

在海外市场,工程机械行业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地缘政治冲突、贸易壁垒及汇率波动等问题可能抑制出口增长,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拓展带来挑战。

贸易壁垒:欧美市场通过提高关税、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如碳排放标准、数据安全法规)限制进口。例如,美国对中国工程机械加征的关税税率长期维持在25%,迫使企业通过海外建厂或本地化合作规避风险。  

地缘政治与区域市场波动:一些地区势紧张等事件导致部分市场供应链中断,如俄罗斯虽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但其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出口,若国际油价波动可能削弱其设备采购能力。此外,部分新兴市场(如非洲)政局不稳、外汇管制严格,加大了账款回收风险。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关键零部件(如液压系统、高端轴承)的海外供应仍存“卡脖子”风险,而海运价格波动、原材料涨价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例如,2024年红海航运危机导致亚欧航线运费暴涨,直接影响中东、非洲市场的交付效率。  

本土化竞争加剧: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通过技术封锁、专利诉讼等手段遏制中国品牌扩张,而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制造国凭借低成本优势抢占中低端市场,对中国产品形成“双向挤压”。  

展望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将呈现“分化突围、高端跃迁”的格局。短期看,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基建刚需与“一带一路”项目落地将继续支撑出口增长;长期而言,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的技术突破(如电动矿卡、无人驾驶挖掘机)将助力企业打开欧美高端市场,实现从“性价比优势”向“技术品牌溢价”的转型。

借助于全球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需要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确保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环境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唯有强化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方可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