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焦点

渗透率已突破 20%!未来电动装载机市场将如何发展?

时间:2025-04-24  来源:互联网  

 要问bauma 2025最大的看点是什么?无疑是电动化,电动化设备的参展比例大幅提升,可谓含“电”量十足。在本届的bauma展上,不分国产与外资,一众国际品牌纷纷携最新电动化技术产品亮相,以革新者姿态强势进军电动赛道。

其实,从近年行业各大展会来看,电动化早已从行业愿景演变为竞争主战场。

而作为电动化主力军的电动装载机,也已进入规模化放量期。就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激增 308.5% 至 2802 台,渗透率突破 20% 的历史关口。

这一数据印证着电动装载机正从政策驱动的 “导入期” 正式迈入价值驱动的 “爆发期”。

当技术突破与全球化浪潮交织,电动装载机市场将是何图景?

 

 

技术突破

从 “能用” 到 “好用”的质变

电池技术进入 “高安全 + 长寿命”新阶段

随着电动化进入下半场,电池技术也已迈入 “高安全 + 长寿命” 发展新阶段。

2024年中国龙工首发的长寿命电池系统即为宁德时代专门针对装载机市场开发的全新一代产品,在使用寿命、能量密度、严酷工况应对等方面都较上一代产品有显著提升:

一是长寿命:采用新一代长寿命电芯,系统寿命较现有产品提升60%+;

二是高能量:一体化电箱结构+新一代电芯,电量提升30%+;

三是高强度+强防腐:高强电箱结构设计,机械强度提升1.5倍,采用特制防腐材料工艺,适配多种恶劣工况。

极端工况适应性取得突破

根据行业实践,磷酸铁锂电池在 - 30℃环境下通常会面临电解液凝固、内阻增大等问题,导致续航衰减。

晋工BMS电池热管理系统会实时监控,根据情况调节自身温度,在冬季极寒情况下,会给电池加热升温。同样在大功率输出或者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会给电池降温。

再如山东临工,其L902HEV电动装载机搭载了智能温度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温度,并通过智能调度确保温度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不仅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还延长了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

市场格局

从 “中国主场”到 “全球角力”的演变

2024年全年共销售电动装载机11220台,同比增长212%,全年渗透率为10.4%,远超欧美同期水平。

 

 

这既得益于“双碳”政策的强力驱动,更源于本土企业在技术、成本、供应链上的综合优势。

在全球首条新能源装载机智能化产线上,徐工“青山绿”涂装的设备与机械臂、AGV智能物流系统交相辉映,诠释着绿色智造的双重革命。徐工新能源装载机也从国内延伸至海外,在德国、土耳其、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三一依托灯塔工厂的智能化制造体系、以及核心零部件限制的突破,实现电动装载机规模化量产,制造成本较国际品牌低,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柳工聚焦港口、物流园区等封闭场景,推出定制化电动装载机产品组合,通过精准匹配用户工况的电池续航方案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细分市场渗透率。

但国际巨头也在加速转型:

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上海工厂完成了全新装配车间建设项目,今后电动装载机可新增产能1200台。

卡特彼勒推出综合电气化生态系统定制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减少碳排放并提高生产力,包括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先进充电设施和电动设备。Bauma

2025上其多款电动设备也亮相展会,包含2吨级紧凑型电动轮式装载机 Cat 906以及5吨级电动装载机 Cat 950 GC。

国内企业通过政策红利期完成技术积累,在扩张期又以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抢占份额,随着外资品牌对电动化的布局,电动装载机市场将迎来新的市场竞争。

展望未来

从 “电动化”到 “智能化 + 无人化”的终极形态

展望未来,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既是技术迭代的必然趋势,更是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业内部分企业也已率先迈出探索步伐。

徐工

 

 

秉承AI+工程机械的设计理念,徐工与网易双方率先发布搅拌站场景下无人装载机黑灯工地产品,实现从物料搬运到混合加工全过程作业,作业效率达到熟练驾驶员水平。目前,徐工网易“黑灯工地”已在104国道搅拌站、甘肃路桥集团等项目中落地。据统计,该方案能节省15%能源消耗,节省82%运营成本,为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提供有力保障,帮助施工单位降低安全风险、节约施工成本。

三一

 

 

三一 SW956E 无人电动装载机包含无人上料、自动避障、料场清理、无人堆料等功能,同时云控平台可以实现料位监测、无人调度、作业监控、统计报表、远程启停、远程接管、状态监控、报警预警等功能。在云南建投搅拌站实现 410 吨 / 小时的铲装效率,年节约运维成本 14 万元超30万燃油费用,减少40吨二氧化碳排放。

柳工

 

 

柳工无人驾驶装载机在雄安新区拌合站实现24小时自主作业,同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该装载机能准确判断最优铲掘点和角度,实现超过90%的满斗率。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电动装载机的发展已超越单一产品的迭代,而是一场涉及技术研发、制造体系、能源基建、服务模式的全产业链变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