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CMIIC2025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秘书长赵曼琳受邀作《协同创新 智造未来: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产业现状与主配协同发展报告》,详细介绍了液气密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并探讨主配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助力企业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涵盖液压、液力、气动、橡塑密封、机械密封、填料与静密封六个行业领域,现有会员近600家,主要工作包涵政策协调、行业服务、信息共享、标准质量四大方面。协会不断加强行业数据统计工作,连续37年为国家、行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经营参考数据。
2024年液气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609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液压行业工业总产值782亿,液力行业工业总产值21亿,气动行业工业生产总值376亿,密封行业工业生产总值430亿。
总体来看,液气密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二季度生产经营稳中有升,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在七八月间达到高值,随后下行压力加大,四季度随着“两新”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密集推出、稳步落地,行业运行态势趋稳回升。
2024年产值规模再创新高,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2090家,总资产2947亿元,效益指标高于机械工业和全国工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06.4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210.7亿元,同比下降2.9%。
2024年,液气密产品累计进出口额达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3.3%。出口额62.8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出口额首次超过进口额,反映了液压件国产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主要分布情况,液气密产品的出口国家前几位:美国、俄罗斯、韩国和日本,但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为拉丁美洲,增幅达26.8%。根据国际流体动力委员会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在2024年液压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大概占三成,达到98亿欧元。
2025年上半年行业内141家重点联系企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特点如下:
2025年液气密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都保持较快增长,产销率达到95.5%,累计订货额保持增长,市场回稳态势仍需巩固。
上半年,液压产品主要流向领域仍然是工程机械占绝大多数,占63%。但纵向来看,销往工程机械的占比已经从2024年的68%下降到今年的63%。
2025年上半年外贸形势开局良好,液气密产品累计进出口额达6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实现贸易顺差4.4亿美元。
液气密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2024年行业专利授权量显著增长,承担国家项目数量大大增加。行业领军企业如恒立液压、艾崎精密机械、中鼎股份(通过成功收购26家海外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等在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质生产力带动全行业创新升级,智能化技术改造成为企业转型方向,涌现出力源液压、星宇电子等一批成功案例。
行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在新能源汽车、氢能、风电、光伏领域的应用,例如爱力智控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华德液压在氢气加注、川润在风电/光伏、恒立液压在风电/重庆液压在光伏等领域的应用,既助力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拓宽了液气密产品的市场空间。
配套企业中涌现出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的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为工程机械配套的技术与产品仍占据重要地位,如“高机动轮式工程车辆掘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技术发明特等奖)、“智能旋挖钻机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25年还涌现出“新能源重型移动机械电液动力总成与能量回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千吨级起重机高性能液压缸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多项重大技术成果。这些液气密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工程机械向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数字液压技术的应用、电液融合、智能控制、故障检查、寿命预测、高效节能、材料创新等不断发展,使液气密已逐步从传统的“配角” 转变为提升工程机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新技术正在重构这一核心竞争力,从液压系统的能效革命到数字孪生的智能运维,从密封材料的性能突破到电动化的绿色转型,技术创新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
未来,液气密技术将继续深度融合新材料、新工艺与数字智能技术,随着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工程机械将实现更高效、更可靠、更智能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