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焦点

内外需双轮驱动,前三季度挖掘机销量增超18%

时间:2025-10-23  来源:互联网  

 自进入2025年,挖掘机市场屡传好消息。

随着9月份数据的出炉,2025年前三季度也已定调。前三季度挖掘机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国内需求与海外出口“双轮驱动”,共同推动行业步入上行通道。其中,9月份单月销量及出口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预示着行业景气度的全面回升。

数据亮眼:总量与结构双双向好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挖掘机累计销量为174039台,同比增长18.1%。

 

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国内市场销量89877台,同比增长21.5%;出口销量84162台,同比增长14.6%,内外需求均呈现稳健增长。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9月份的单月表现。9月挖掘机总销量为19858台,同比大幅增长25.4%。其中,出口销量达到10609台,创下历史同期最佳成绩,同比增长29%。

而出口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也攀升至53.4%,也意味着“出海”已成为行业增长的首要动力。

 

驱动因素:内需政策与外需市场共振

此番增长是多重利好因素叠加的结果。

在国内市场,宏观政策的托底效应和强大的设备更新周期构成了核心驱动力。2025年以来,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发力,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新藏铁路建设等一系列超级工程的推进,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同时,上一轮销售高峰(约2016-2021年)的设备正集中进入8-10年的更新换代期,释放出庞大的刚性置换需求。

海外市场,中国挖掘机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全球竞争力。出口市场已从早期的东南亚,逐步扩展至中东、拉美、非洲等广泛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近日,在《对话》栏目中,三一重工、铁建重工、柳工集团等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军人物共同深入解读了中国工程机械在海外增长的核心逻辑与未来发展路径。他们指出,中国品牌正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出海”,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不仅在性价比上具备优势,在产品质量、技术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网络方面的快速提升,也推动出口结构由单纯的“量增”向“质升”转变,高端机型占比和出口均价均实现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出海模式也在持续升级,从产品出口逐步转向本地化产能建设,并凭借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多元市场,实现更加深入的全球化运营。

趋势展望:电动化与全产业链复苏

除了销量的增长,行业内部也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工程机械的电动化与智能化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密集落地期,成为龙头企业构筑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赛道。

在电动化方面,驱动力量正从政策环保要求转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优势,特别是在港口、矿山等固定场景,电动设备凭借较低的运营成本凸显价值。

在智能化领域,技术应用正从单机的远程遥控、辅助作业,向集群智能跃进,以此应对劳动力短缺、提升施工精度与安全性。

总的来看,“电驱”与“智控”的深度融合将重塑产品形态,并推动行业从“卖设备”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为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市场的弯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此外,行业的复苏链条正在从挖掘机向其他品类延伸。装载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等产品的销量也跟随挖掘机开始回暖,这表明本轮复苏的基础更为扎实和全面,已从先行指标逐渐扩散至整个工程机械板块。

展望未来,业内预测,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海外市场的旺盛需求,四季度挖掘机行业的高景气度有望得到延续。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凭借“内需修复”与“出海加速”的双引擎,驶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