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中鼎:让密封产业实现“智造”

时间:2013-10-24  来源:中鼎报   

 

导语
低端市场好比是领海,是沿海岸十二海里之内的“自留地”;中、高端市场好比是公海,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企业就好比是渔船,如果只能在狭小的领海内折腾几下,注定是没什么出息的,要想满载而归,就要远洋到广阔无边的公海水域。而那里,属于“智造”的领域。
 
“基础”并不“低端”
 
橡胶制品根据不同用途基本可分为三大块,即橡胶件、密封件、减震件。由于材料特性,这三大块都属基础工业元件,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基础工业发展。虽说是“基础”,但基础并不等于“低端”,非但不低端,在基础工业领域,有很多基础工业元件都是处于研发前沿的高技术,例如几十年前的半导体技术(在当时也属于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广义的理解都属于基础工业领域,却是一切其他尖端技术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也就没有所谓尖端技术。
 
橡胶曾是二战和冷战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缺乏对橡胶原材料和橡胶制品技术的掌握,将严重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国防工业发展。当然,仅有橡胶原材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制造出能满足工业品各种性能需要的橡胶零部件,比如高压油封产品,在高压的状态下要达到密封的效果,并且还要保持一定的使用寿命,非是一般的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能够做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小小的密封圈,如果其使用性能要满足某种极端环境,比如高温、高压、腐蚀的环境,那么它的制造就绝不可能是一件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
 
因此,不要小看了我们的橡胶制品,大到飞船上天,小到电机运转,如果没有合乎性能要求的橡胶零部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向“智造”转变就没有出路
 
毫无疑问,工业制成品的质量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业元件的质量和性能,比如飞机发动机,材料是决定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橡胶基础件也是这样,最高端的产品往往使用的也是性能和质量最好的橡胶基础件,而在整个工业制造领域,无论小到一个微型电机还是大到航天飞机,对橡胶基础件的性能要求都只能是越来越高。尤其是精密设备中的关键装置,对橡胶件的性能要求更是达到了极限。而作为供应商,如果做不了高质量高性能的橡胶件,往往意味着其他类似的你也不能做,技术就是一个市场的门槛,进不了这个门槛,那么门槛里的很多别的机会你也抓不到。但凡技术,基本是“向下兼容”的,能做高端的自然也能做低端——当然是否愿意做完全是另一回事,但做不了高端的话有时连低端的市场也一并失去,比如在某一个设备中同时有高端配套产品和低端配套产品,在某些情形下,厂家不会按照供应商不同的生产能力来分配订单,那太复杂了,要么你有能力同时拿下高端和低端配套订单,要么只能全部舍弃。
 
尤其是密封件配套产业,市场竞争环境下,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会倒逼终端商不断提高对零部件的产品质量要求,这样一来,低端也会渐渐为高端所兼容覆盖,即原本属低端的产品也由高端的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制造出来。因此,就密封产业来说,不向“智造”转变,不提高技术含量,最终会连所谓“低端”的产品也做不了。
 
全球密封产业分布及我国密封产业的现状
 
密封件应用十分广泛,是机械工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元件之一,因为重要,因此中、高端以上的产品技术要求也高,高到不是谁都能从这个广阔的市场分一杯羹,事实上,世界主要密封件产业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然而就像石油或半导体元件,很多新兴国家欣欣向荣的工业都必须从国外进口中、高端密封件以维持发展,它的贸易和物流是全球性的,而生产制造却是垄断的一一被那些发达国家密封件行业巨头所垄断。
 
2010年全球密封产业销售总额达到240亿美元,其中八家主要厂商的销售额占到了68%,垄断了几乎全部的中、高端市场,而其中没有一家中国本土厂商。由于种种原因,国产密封件和密封技术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我国钢铁设备产能目前占全球的三分之二,但与其配套的密封件却主要来自进口,2011年我国密封件进口额达5亿多美元。而且,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密封件配套需求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知名密封件厂商纷纷登陆中国,在国内投资建厂,例如日本NOK株式会社、德国佛罗伊登贝克公司、美国派克公司、台湾汉森公司等,其中日本NOK在中国下属两家企业仅2010年就实现了15亿元的产值。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民族工业的面貌相较于几十年前,已有天壤之别。然而,这并不能掩盖我国基础工业技术仍然薄弱的现实,以橡塑密封技术为例,长期以来,在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几乎没有我国企业的一席之地,尤其是挤压、往复、旋转三大类密封件,由于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高,我国企业尚缺乏制造能力,只得全部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工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我国整体工业水平的进步。
 
基于这种现状,“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相继出台了《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及《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引领企业组织实施,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先进密封技术企业,进入国内中、高端密封件配套主市场,替代进口,振兴中国密封工业!”的口号。
 
中鼎的使命
 
2012年8月30日,镇江液压件总厂潘正东董事长一行来到中鼎,在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了中鼎的科研水平和攻关进展后,他高兴地向中鼎接待人员表示:“镇江液压件厂感谢你们,液压件行业也感谢你们,中鼎为解决高压泵、马达配套用油封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中鼎的事业已经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谋求赢利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了,她还有更崇高的使命,那就是为振兴民族基础工业、打破国外企业对中、高端密封件的垄断而努力。夏董事长本人也曾在集团总结大会上掷地有声地表示:经过几十年发展,现在的中鼎有基础,更有责任把发展高端密封件作为公司的主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民族工业的振兴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中鼎从03年开始启动国际化进程,十年来在海外已拥有十余家企业,尤其是近几年来,中鼎的国际化进程呈逐渐加快的趋势,先后收购整合了欧美多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在海外成立了研发中心,同时进入全球采购平台。其中,于2011年收购的美国库伯公司更是密封件行业的专业生产企业,该公司拥有高端轴承密封和高压油封技术,同时还拥有一定国际高端市场。并在美国成立了“中鼎公司旋转密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12年收购美国Acushnet公司,该公司在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气(含页岩气)、工程机械、汽车用高端密封件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广阔的市场。同时公司还寻求在国外建立“中鼎公司往复密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在国内建设“中鼎公司密封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和“中鼎公司密封技术及应用研发中心”。以逐步推进中鼎公司建设高端密封件国际化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中鼎的国际化不是漫无目标好高骛远的国际化,而是有的放矢、有序推进、脚踏实地的国际化。纵观这些年来中鼎的国际化进程,始终围绕着引进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中鼎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这几方面展开,并且硕果累累,据统计,2012年中鼎的出口额是2003年的15倍;“十一五”以来,出口额从2006年的3.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0亿元,比原来翻了近三番,这充分说明中鼎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中鼎继续进军密封件领域的前沿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对接:让国内潜在客户发现中鼎“智造”
 
8月26日,由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组织的“液压、气动、液力行业高端产品与中鼎密封件产需对接会”在宁国伯爵王朝大酒店隆重召开。这是继中鼎与相关行业协会分别于前年和去年召开“齿轮行业与中鼎密封产业对接会”及“轴承行业与中鼎密封产业对接会”后的又一行业盛事,再次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说白了,产业对接会就是让潜在客户发现中鼎“智造”,拉近中鼎与市场的距离。企业通过对接会的方式主动接触潜在的客户群体,有利于让客户了解企业的优势,给其更多的市场选择。尤其在我国密封件产业总体形象不及发达国家同类产业形象的情况下,让国内的客商把目光投向中鼎,了解中鼎,接触中鼎,是相当必要的。
 
2012年,中鼎在汽车用橡胶件、减震件、密封件这三大块实现了40多亿元的产值,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产值是出口外销创造的。但在国内中、高端密封件进入主流配套市场,仍需要一个过程,例如:中鼎公司的球轴承密封、滚子轴承密封、汽车和机床主轴轴承密封,自1996年起就为国际知名的欧洲INA(舍弗勒)公司和美国铁姆肯公司大量配套,而国内知名的瓦轴、洛轴、哈轴却少有配套。酒香已飘至国外,而国内一些客商仍习惯于采购进口产品,原因就在于他们与中鼎没有商贸接触,不了解中鼎的技术能力及产品与国外产品的性价比。    中鼎阔步走向“智造”,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中鼎“智造”水平的稳步提高,不仅会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红利,同时还会对民族工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助推作用。
 
结语
“中国智造,鼎誉全球”,既然我们已经提出如此宏伟的愿景,那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全球密封产业,中鼎的牌子差不多就是中国的牌子,做得好与不好,往小处说关系我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往大处说关系国家基础工业元件的振兴。世界很大,我们的雄心也很大,在“智造”的领域,或许我们还只是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但接下来我们还会迈出一大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