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的升级中,一场围绕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变革在加速展开,并引领着自动化操作场景的呈现。
在山东,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在踏入智能化的转型浪潮中,另一方面,跨国企业也将目光集中于此,这其中就包括德国工业4.0的代表性企业。
一些值得借鉴的工业4.0理念有望将逐步在此落地。
借鉴德国标杆工厂经验
近期,德国费斯托集团(下称“费斯托”)新全球生产中心1a期奠基仪式在济南举行,该生产中心位于孙村片区,处于济南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地段。
成立于1925年的费斯托,总部位于德国埃斯林根,是德国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技术供应商。在中国市场,费斯托主要提供工厂自动化等解决方案。
费斯托新工厂总计划占地约43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费斯托除德国之外最大的生产中心。
对费斯托而言,它们瞄准的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及亚太地区市场。一直以来,“在当地为本地市场制造”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此次奠基的是项目的1a期,建筑规模约7万平方米,项目投资总额约5.6亿元,预计2018年竣工。
据悉,费斯托济南新工厂将采用高精尖技术和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将会有大量的价值流生产实例和工业4.0的应用,成为实践工业4.0的典范工厂。
比如,电磁阀VUVG-L的生产会运用目前工业4.0标杆工厂德国Scharn-hausen工厂同样的自动化方案,高度整合了信息技术、物流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可以说,新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将从德国费斯托的典范工厂借鉴灵感和经验。
一位曾赴德国Scharnhausen工厂考察的费斯托大中华区相关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在德国Scharnhausen工厂,有关“工业4.0”的很多元素都有所体现,整个工厂的能耗可以实时监控,而且有一些回收利用装置。
“工厂的联网程度非常高,你拿一个iPad就可以追踪到很多工序。此外,一些生产线都是高度自动化的,完全不需要经过人工。物流体系也非常智能化。”上述人士说。
此外,费斯托方面还表示,新工厂也将成为费斯托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扩大的基地,它们将继续和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双元制教育,为自身工厂和济南工业发展培养高技术的工业人才。
更贴近企业需求
“近10年来,费斯托在中国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技术市场。”费斯托集团监事会副主席Ulrich Stoll表示,中国是费斯托集团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他们将持续大力投资中国。
费斯托共有3个全球生产中心,分别位于德国、美国和中国。Festo济南现全球生产中心拥有员工1000余人,新工厂建成竣工后,生产中心将整体搬迁至新址。
通过与德国先进制造业的加速对接,山东也希望由此带动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山东省商务厅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26.8亿元人民币,增长16.1%,占山东省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55.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11.6%。
智能工厂和车间是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山东的不少企业已经在尝试生产设备自动化、打造智能生产系统。
比如,山东鲁花集团的老工厂就进行了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上。
鲁花集团副总裁杜祖波对经济导报记者说,“我们自己成立了一个智能科技公司,将低速(生产)线进行了升级,现在接近于高速线,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得非常好,包括机械手,都我们的智能科技公司自己做的。”
“不光给鲁花的生产线配套改造升级,也往外销售。”杜祖波提到,生意不错,“因为我们通过自己试验做出的改造升级,是最能贴近生产、最能贴近企业需求的。员工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做质量检测。”
说到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在济南,今年一季度,济南智能制造主体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721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收入和利润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增速5.9和17个百分点。
去年,济南市出台了《济南市智能制造五年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全市制造业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水平取得新突破,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基本完成,智能化试点示范取得较大突破,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制造模式推广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规划,将推动工厂在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上,培育10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引领带动100个数字化工厂(车间)建设;研发制造10大国内首台套智能装备,培育50家智能装备重点骨干企业;培育10家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引领带动100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