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是一个具有历史节点性的年份。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建国50周年,长沙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欢度国庆节。这一年,53岁的中南大学教授何清华勇敢地作出决定:筹措50万元成立了长沙山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河智能)。凭借“先导式创新”,目前山河智能挖掘机仅欧洲市场保有量就超万台,销售范围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9年,53岁的中南大学教授何清华创办山河智能,如今位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重温记忆
创业初衷只为科技成果更好转化
“1999年创办公司时,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我的科技成果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更好地转化为产品、商品给用户使用。”近日,在长沙经开区山河智能的会议室,何清华向聊起创办山河智能的故事。
何清华说,在中南大学任职时,他在教学科研方面一直比较突出。“我主要研究矿山设备,那时强调厂校合作,我们与国内很多矿山企业都有合作。”何清华说,当时他带领团队研发一个重要项目产品——凿岩设备,经常要到矿山蹲点,下井成为家常便饭。这是一个新的产品,尽管研制成功,何清华也因此获了奖,但由于产品鉴定难产,加上市场接受度低,一年也卖不了几台,何清华继而转向研究工程机械产品。
此时,何清华手上已有液压静力压桩机的发明专利。“这个机械原创性很强,高效节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何清华说。
此后,何清华与长沙制造业龙头企业某冶金机械厂合作生产静力压桩机。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一台静力压桩机4个月都没办法交货,即便交了货,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经常出现故障。”
那时,国有企业的机制相对死板,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企业认为科技成果在原理上基本行得通就可以了。在何清华看来,试验品要走向市场,还要经过样机、试验、改造、完善,“一个很长的过程,国企当时没有这样一个整体的思维。”
据统计,1984年至1999年,中南大学校企合作的静力压桩机总销售量不超过50台。
为了让自己的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产品,1999年8月,何清华用借来的50万元注册成立长沙山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在岳麓区观沙岭租下一个闲置厂房,购买了一些二手设备,山河智能开始生根发芽。“当时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大多是中南大学的老师和我的学生。”
彼时,山河智能的产品只有一种——静力压桩机,“公司一成立就有订单,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何清华回忆,仅依靠一个完全创新的产品创立公司并在第一年实现盈利,这在国内外都是较为少见的。
2001年2月10日,《长沙晚报》在头版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孵化出首家高科技企业》为题报道了山河智能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成为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首家民营高科技股份制企业。
时代感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其中,技术创新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跟随式创新,市场上有个不错的产品,就去模仿它,进行生产销售;另一种是先导式创新,是指在国际市场上或者在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这种产品时,你率先去做。山河智能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秉承后者。
——何清华
回访见证
2020年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
何清华说,液压静力压桩机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基础建筑施工装备,“它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属于先导式创新的产品。”
2001年,山河智能涉足小型挖掘机领域。当时,国内对这一产品的概念不甚明晰,加上长沙原来并非工业城市,挖掘机的配套体系较弱。山河智能想要在长沙建立一个挖掘机配套体系,从设计、制造、市场到服务,并非易事。“在这方面,山河智能在国内起了引领的作用。像小型挖掘机,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的,在国内山河智能是第一家。”何清华说。
凭借自主品牌、自有技术、自己制造和整机生产的实力,2005年,山河智能的产品走出国门:一台小型挖掘机和一台中型的轮式挖掘机出口到瑞典和挪威。目前,山河智能挖掘机涵盖0.8吨至90吨全系列产品,小挖机欧洲保有量超万台。
走出去不是终点,而是进一步成长的开始。“产品出口到欧洲等高端市场,市场的开拓倒逼我们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何清华说。
他认为,产品是在使用中不断完善的。产品要经受客户和实践的考验,发现问题,然后进行一轮一轮地修改,一次次地迭代更新,不断创新和积淀,最终促使产品达到较高水平。
走出去的同时,山河智能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在何清华提出的公司发展战略中,有一点是“开放创新”,即广纳人才,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引进优秀的研发人员。
技术积淀、创新意识以及开放的态度,奠定了山河智能过去20年的稳步发展。面向未来,2016年,山河智能提出了新的战略“一点三线”。
“一点”即立足于装备制造不动摇。何清华认为,装备制造是立国之本,无论哪个行业都少不了它,包括做手机甚至手机上面的芯片都需要装备。
“三线”即着力发展工程装备、特种装备和航空装备三大业务。其中,工程装备是山河智能最大的一块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拥有地下工程装备、挖掘机械、凿岩设备、起重机械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
从2001年开始,何清华就开始考虑布局特种装备,公司在2008年前后获得“军工四证”。近几年,国家强调军民融合,“山河智能并不是赶时髦,我们已经具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特种装备的生产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在公司的战略制定上,这也是先导式的。”何清华说。
在航空装备领域,山河智能2002年就开始研发,“坚持十几年,潜下心去搞,在国内基本上找不出第二家,”何清华表示,“山河智能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中国民航轻型飞机适航认证的民营企业。”
采访过程中,首家、首次、率先是何清华不断提到的字眼,“先导式创新”融入山河智能的研发与管理中,也指引了山河智能战略制定的大方向。下一步,山河智能将着重完成长沙山河工业城的建设,将研发、制造、营销集中到一起以实现资源整合。目前,公司的制造体系大部分已搬迁过去,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搬迁完成,研发和办公方面预计在2020年前完成搬迁。
何清华表示,虽然山河智能的三大战略业务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的销售规模体量还不是太大,公司计划在2020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昂首奋进、一路向前,长沙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世界著名的工程机械之都。在今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长沙就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4家工程机械企业位列榜单。可以说,如今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已经跻身世界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