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再次出现升温迹象。
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各地政府开始强调基建投资在二季度以及下半年经济回升的重要性;不过,观察中央宣布的与城镇化相关的投资领域,以及近期收紧地方资金扩张的政策,显示出这一轮基建投资启动将以中央政府投资为主。
考虑到目前的经济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政府投资力度不会太激进。
基建投资升温
近日,各地陆续召开的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又开始被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经济学家们近期也开始密集讨论中国应该如何有效地把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转变为依赖内需的增长模式,4月15日在中国社科院召开的一场主题为《中国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及政策选择》的研讨会上,经济学家们就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路径选择。
不过,现实依然还是现实。
4月16日下午,在吉林省政府召开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调度会议上,省长巴音朝鲁要求二季度要进一步高度重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扩大投资工作。“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他表示。
同时他还提出二季度是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也是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要求加快工作节奏,抢时间、争进度,提高新建项目开工率和续建项目复工率,力争有更多项目建成投产或投入使用。
这并非例外,4月初,江西、云南、陕西、西藏、宁夏和贵州等地召开的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都强调将通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来稳增长的方式。
4月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也透露出,广东将加速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粤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提速。“十二五”后3年广东将完成投资约1.41万亿元,计划建成投产项目294个。
上述迹象显示,目前各省基建项目已经蓄势待发,投资进程有望在二季度加速爆发。
在中央政府层面,4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被市场方面解读为最令人激动的措辞是:“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加强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
结合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虽然3月投资增速基本与上月持平,但基建投资加快,地产投资减速。结合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增速的明显上升,市场从中读出了政策通过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意味。
在中国,基建投资一直是短期政府控制经济最有效的杠杆,有“跷跷板”的作用,例如说房地产投资如果真的向下走,政府就有可能通过基建投资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高盛、高华首席经济学家宋宇也表示,考虑到基建项目资金来源的几个主要渠道: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发债或信托,从3月份的情况看,资金都相当充裕,起码短期应该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
不过长远地看,国家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认为,政府是会运用基建投资的方式来刺激实体经济,但是刺激的力度不会太大,因为政府投资力度取决于经济形势的运行状况和经济背后运行的动力。首先经济状况好,政府的投资力度可能少一点;第二点,如果经济运行的动力是市场,是内生力量,那政府就会缩手一点,投入力度就会小一点。“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7%,很多人认为这个数据比较差。但我是相对乐观的。去年一季度是闰年,91天;今年一季度只有90天。如果把不可比的天数因素去掉,你发现今年的数据可能就超过8%了,因此就不能认为今年的经济比较差,今年全年8%的增长率概率比较大。这样一来,政府投资力度就不会太激进。”高辉清表示。
谁主导?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基建拉动方式上似乎开始有争议,到底是地方拉动还是中央拉动比较好?
信达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继成的观察是:目前看来中央似乎不太希望地方盲目的、低水平的扩张,中央还是希望控制风险,自己来拉动。
从此次常务会上提及的加大投资的领域看,此轮基建投资的范围更多的是在与城镇化相关的领域,例如城市公共事业、交通运输以及农林水和环保方面。这些也正是中央政府可以更多主导的投资领域。
上海证券最新的一份报告也发现,相对地方政府的新一轮基建热情,中央政府似乎要冷静得多。
该报告指出,“以三项被点名领域中投资最大的轨道交通建设为例,从去年9月5日至今,发改委总共通过25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规模为5828.36亿元。开工期集中在今明两年,建设周期平均为4-6年。如果按照5年的平均数来计算,每年形成的投资额在1100亿元左右,仅相当于今年3月单月交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0%。所以,由于规模有限,不宜过分夸大这些项目。”该报告指出。
此外,联系到近期对“影子银行”、信托业采取的整顿和规范,邱继成认为,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地方政府,因为经验证明,“影子银行”、信托贷款的资金的主要去向很多是地方基建项目、房地产和城投公司的项目。中央显然不希望资金的这个流向破坏宏观调控的局面。收紧地方资金的扩张,蕴含着中央将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经济建设。“毕竟,国家财政的结余还允许基建投资的规模扩大。投资有无效率,则不是投资者的意愿所能定的。”他表示。
此外,邱继成担心的是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可能难以达到上几轮经济复苏时的效果。“目前投资的边际效益明显是下降了。这种投资拉动的模式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现在结构转型还没有完成,以前的模式也不好再用,但是必须要用的时候,投资的效率是不断下降的。所以用投资拉动经济其实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说。
而且,通过对去年下半年启动的基建投资的效果分析,他也发现目前通过基建投资拉动,可能只有助于某些子行业的景气回升,而无法解决全行业的问题,这个结论是他对最新公布的PMI行业数据的横截面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中下游行业较高的PMI数值主要由去年底以来的基建投资、地产和出口回暖所诱致,经济内生的需求仍很疲弱,基础也不牢固。因此,在未来,我们需要注意基建投资的可持续性、地产和出口变化的情况,若它们出现回落时,中下游行业的需求驱动力也将熄火,宏观经济将再度出现疲软。这个风险尤其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