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高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如今市场已经供大于求,据统计,中国的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约为68万台,正朝着美国的规模迈进,并且是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这一规模。显然,这一曾经的蓝海市场如今已进入存量市场阶段,从而导致高机租赁市场的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
从国内市场现状来看,市场低迷且供给过剩,出租率与租金价格齐跌,竞争加剧等现象愈演愈烈。而相比于头部租赁商,没有资本支持的中小租赁商的生存环境则更为恶劣,如何活下去成了所有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一、当前高机行业形势
回顾近几年的高机市场走势,2021年、2022年、2023年高机销量的同比增长率分别是54.6%、22%、5.3%,到了2024年前9月,高机国内累计销量7.2万台,同比下降34%,增速明显放缓且开始急转下滑。
与此同时,今年前9月高机平均出租率指数仅为538.3,同比下降超10%,连两大头部租赁商宏信建发和华铁应急上半年出租率也都有所下滑,这无疑给高机租赁行业蒙上了一层阴霾。
2017年开始,国内高机市场进入了“喷发期”,众多厂商陆续下场。到2023年,高机租赁商已从之前的几百家发展至近三千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1%。
然而,由于高机属于低损耗、不易坏、使用周期较长的租赁产品,淘汰更新频次低。恰逢当前市场销量和出租率齐跌,而保有量却再增长。高机新增产能供给远远大于放缓的市场需求,产能过剩现象日益凸显。
同时,高机租赁市场大体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宏信建发、华铁应急、众能联合三巨头为首的头部租赁商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掌握了市场的绝大部分话语权,对市场租金的价格走向产生了直接影响。
二、中小租赁商的困境
高机租赁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设备增量高度集中于头部租赁商,占据了整个行业的1/3。而头部租赁商的向上发展又有益于制造商,双方之前的“结盟”进一步稳定彼此地位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两端分化的速度。卷完产品卷价格,一场“价格战”在高机行业持续开展,巨头混战下的中小租赁商陷入困境。
目前,头部高机租赁公司依靠融资优势、数字化管理和新能源租赁赛道实现快速扩张和稳健发展。以宏信建发和华铁应急为代表的头部高机租赁商在资本的加持下,不断地扩充机队规模,跑马圈地设立租赁店,不仅使得高机市场迅速饱和,也让中小型租赁商的生存空间愈发艰难。中小型租赁商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与大型租赁公司抗衡,面临价格战、客户流失和利润下滑等问题,对于部分负债率较高的租赁商来说,甚至将淘汰下场。
眼下,市场寒冬仍在持续,随着头部租赁企业的继续扩张,头部规模化效应继续扩大。可能进一步促使部分实力较弱或债务较高的企业退出市场;也或许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败下阵来;还可能会有更多的新租赁商不断涌现。广大中小租赁商要如何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不仅取决于市场形势,也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选择。
三、中小租赁商如何应对
在高空机械租赁市场增速放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型租赁商要想更长久地经营,必须不断创新和进取。通过精准定位、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储备和拓展融资渠道等多方面的努力,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1 增加新租赁产品 开展多元化业务
与其在存量市场下内卷,不如“另辟蹊径”,开展大型租赁商难以涉足、且有一定经营壁垒的细分产品。立足于本区域内或细分领域内熟悉的市场,积极开展多元化租赁业务,提供定制化、专业化、本地化的租赁服务,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租赁商增加了诸如蜘蛛吊、玻璃吸盘车等新型租赁设备。
2 拓展融资渠道 增强资金实力
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得贷款支持;
吸引战略投资者,引入外部资本,如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建筑企业、投资公司等,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带来行业经验、市场渠道等资源,有助于租赁商的业务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开展应收账款融资,将租赁业务中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或供应链金融平台,提前获得资金回笼等等。
3 建立合作关系 抱团取暖
在当前市场中,绝大多数仅为保有量一两百台的中小企业,抱团取暖是“保生存”的绝佳选择。
中小企业本身在资源、实力方面逊色于“金字塔”企业,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进行资源互补,才能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然,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等常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于头部租赁商,中小租赁商经营方式更为灵活,在发展和维护中小客户层面有着较大的优势。随着高空作业平台日益被更多用户所接受,中小客户市场也将日益扩大。
在高空机械租赁市场增速放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型租赁商要想更长久地经营,必须不断创新和进取,通过开展多元业务、拓展融资渠道、互相抱团取暖等多方面的努力,中小型租赁商也可以在今后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