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十四五”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工程机械又将如何规划布局?
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发布关于三年、五年规划,对于海外市场建设以及企业经营板块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
在近日的山东重工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山东重工集团总经理王志坚阐述了其战略发展方向:山东重工以新能源、数智化、后市场、全球化为战略方向,2030年营业收入目标要突破1000亿美元,出口收入达210亿美元,海外业务贡献率达70%!
在现在规模超千亿元的基础上,徐工集团计划到2030年规模再翻一番,且国际化收入占比达60%以上。徐工集团董事长杨东升称,徐工集团将加大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与落地实施,推动从全球布局向全球整合运营转型,从传统的制造型公司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转型。
柳工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十五五战略规划的议案》。该战略规划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其中国际收入占比超60%,净利率不低于8%。以24年基数计算,2024-2030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2%/24%。
柳工将通过深化全球区域能力建设、产品力及海外运营能力提升、开发行业大客户等业务举措,以及组织流程变革、过程质量控制、资产质量优化等管理举措,推进“全面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全面国际化”的三全战略升级。
在山东临工第三届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临工集团董事长王志中系统阐述了临工集团国际化新战略,并首度解析了集团十五五规划目标。
对于提出的2030年集团营收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王志中的信心来自于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个轮子是‘巩固基本盘,开拓新增长点’。”临工的装载机、挖掘机等传统优势产品在国内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正大力布局工业智能、新能源、高端大型农机等战略新兴产品线。“另一个轮子是‘加速全球化,实现海外新突破’。”国际市场将是未来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海外收入的占比要实现大幅提升,力争在海外市场再造一个临工的规模。”
其国际化新战略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构建临工国际化新格局"。所谓"重点突破",即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全球核心市场,特别是在全球市场占80%份额的前20个国家。“全面推进”是指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本土化运营,包括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和子公司、打造国际融资平台、推动人才、渠道、服务的本地化,构建完整的海外产业生态链。
在首届全球客户节上,临工重机董事长于孟生重磅发布2030战略目标,到2030年实现营收500亿元。他表示,临工重机要以“成为国际化的行业领先者,全球领先的矿山设备、高空作业和物料搬运解决方案制造商”为愿景,加快推进全球业务和服务本地化经营,强化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和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融合,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板块驱动业绩增长,同时通过推进战略转型,优化流程和结构,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等行动。
十五五期间,雷沃重工销售收入目标达到120亿,其中国内收入60亿,海外收入60亿。为此,雷沃重工将大力构建全球营销能力,提升服务配件能力,拓展新业务、提升组合竞争力,完善全球产品组合。
纵观各大工程机械巨头已公布的“十五五”战略雏形,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共同的演进主线:
全球化从“选项”变为“必选项”: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致力于构建从研发、制造、营销到服务、融资的全价值链全球化体系,目标是实现深度的本地化运营,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一半甚至更高,以对抗国内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驱动力:“新能源、数智化”是几乎所有企业战略中的高频词。电动化、氢能等绿色动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正重塑产品形态和产业生态,成为企业构筑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商业模式从“制造”走向“制造+服务”:企业纷纷提出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这意味着价值创造的重点从单一的设备销售,延伸至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后市场服务、设备租赁、金融支持、数字化管理等,以提升客户粘性和利润水平。
产业结构多元化布局:在巩固传统优势产品的同时,企业积极开拓矿山装备、工业智能等新兴领域,寻找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增强抗风险能力。
“十五五”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将是一个从“体量追赶”到“质量引领”、从“中国巨头”到“世界巨头”的关键跃升期。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下,一场围绕技术制高点、全球市场话语权和产业链主导地位的激烈角逐已经展开。谁能在这场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中率先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