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时间过去了,两台已经无法作业的日本小松牌挖掘机依然停放在广州番禺区大石镇的一个村口。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距离观察这两台挖掘机,只见车身外表斑驳,局部的黄漆已经脱落,铲斗等不少部件已被拆卸……在附近施工的工友李湘云告诉记者,至少7、8个月前,他就看见这两台挖掘机停留在这。这些设备下一步的命运,很可能是被当成废铁变卖。
在国内众多的工地上,都遍布着不少印有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LOGO的工程机械产品。它们中不少是从国外淘汰而来的二手设备,由于用户体验后认为 “价格合理质量不错”,在过去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而最终,它们中的大多数会像前述两台挖掘机一样,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度过“下半生”,最终沦为废铁。
4月18日,全球最大的工业拍卖公司--利氏兄弟拍卖行将在北京顺义举办在中国的首场无底价公开拍卖会。多数观点预计,这场活动将会促使世界各地的二手工程机械产品涌入中国。
然而,这一现象已逐渐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心--进口二手工程机械市场混乱、渠道分散、环保超标,大量涌入的二手设备会不会让中国成为工程机械“垃圾场”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变相的进口行为会对国产品牌新设备及二手设备的销售产生极大冲击。
“中国成了工程机械垃圾场。”三一重工(600031.SH)总裁向文波近日通过微博感慨道,因为二手工程机械的进口“禁而不止,死灰复燃”。
二手机多为个体用户购买
3月9日,北京信达众联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何兆云在该公司旗下的铁甲工程机械论坛发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是否应该限制进口二手工程设备”的网络辩论赛。其中,正方的观点认为,基于环保隐患与监管机制不足,应该限制进口二手工程设备;反方则表示,市场有买卖自由,不应该限制。
“我们正在调研,期望能反映出行业用户的情况。”何兆云表示。
过去几年,大量的国外二手工程机械产品通过各种途径,涌入中国。以典型的挖掘机产品为例,2011年,国内市场挖掘机总销量大约为17万台,其中自主品牌挖掘机新机销量仅占39.11%,进口二手挖掘机的占比则达到约14.25%。
专门从事上述生意的上海大力神二手挖掘机网负责人汪先生向记者描述了他们的操作流程:首先是成立自己的公司,然后与卡特彼勒、小松等外资品牌在国内的代理商进行合作。在环节上,对资质是有要求的,必须经过报关。而这些进口二手产品的销售对象,一般都是个体用户。
记者在广州随机采访了多位二手工程机械机主,他们多对这类实用性较强的外国产品给予了肯定和青睐。“进口的二手工程机械产品还是很受欢迎的,与我国自主品牌的二手工程机械相比,前者在价格和质量上更有优势。”
3月上旬,来自广州天河区的梁先生正准备将一台小松70-7勾机出手。两年前,他从另外一位机主手上购买时,价格为十几万元,如今的报价,依然在十几万元上下。在他看来,对于个体用户而言,进口二手挖掘机有着诸多好处。
“主要是价格很合理,而且说老实话,国产(二手)机质量没有进口机好。不说发动机、液压配件等技术问题,单单是钢材,国产的和进口的就不一样,前者不那么耐用。”梁先生对记者说,在他周围,不少工友都选择了进口机。
他同时坦承,由于这些产品多是从国外淘汰而来,小毛病肯定是有。“可以说95%都是国外淘汰的,不过自己可以花钱去修,当维修成本过高不划算时,就作报废处理了,一般就是卖废铁。但总体是比较划算的,我做工地随便都能把成本赚回来,70-7那台,我做一年多,都回本了。”
广州增城市的尹先生有着相似的看法。他手上有一台1吨重的(进口二手)小挖掘机,“很多年了,用的话,感觉一般,可以干活,价格倒是挺便宜。旧的挖掘机可能耗油一点,平常坏了小东西就去修一下,如果大东西坏了,买配件都要几万块钱,那就卖废铁算了,现在废铁大约3200元/吨。”他说,总体而言,设备的质量和环保这些不是太行,但以当初购买的价格看,还是很划算的。
上海黄河二手挖掘机市场的周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国内的二手挖掘机挺多的,但很大一部分是进口,尽管进口的一般是国外淘汰的产品,但在发动机、钢结构等方面确实要好一点。以黄河二手挖掘机市场为例,主要销售的还是国外品牌,“国产的需求不是很好,不太好卖。”
大规模进口行为遭反对
在买卖双方各取所需、供需两旺的情况下,国内不少业内人士却开始感到担忧。
何兆云在前述辩论赛中就这种担心作了列举:淘汰品排放多数不达标,牺牲环境;倒卖设备暴利而无质量监管机制;机器出故障,配件维修麻烦;国内产能过剩,加剧了市场竞争……
除此之外,这些二手产品进入我国的途径也并非全部正规。公开报道表明,2010年6月,广西北海边防检查站查获一艘装满大批挖掘机和奔弛、宝马零配件的非法入境货轮。据称,这起二手挖掘机、汽配件走私案,有关部门光是清点就花了20天时间。
抵制之声已然响起,且愈趋强烈。
熟悉进口二手工程机械行业的人对近年来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高调提出的多份提案多少还有印象。
2012年“两会”期间,何清华提交了“关于强烈要求严格限制进口二手挖掘机的提案”。而这已是他第三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聚焦到该话题之上。
在提案中,何清华列举了进口二手挖掘机的五大“罪状”:一、产品鱼龙混杂,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二、被原在国淘汰的产品,严重危害环境;三、销售渠道分散,扰乱国家经济秩序,造成大量税收流失;四、不利于国产挖掘机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五、不符合国际惯例,因为在国际上,发达的美、日、韩及欧盟等国均禁止进口二手挖掘机,个别国家虽然允许,但只允许极少量的进口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无独有偶。柳工(000528,SZ)董事长王晓华、中联重科[1.07% 资金 研报](000157,SZ)监事会主席龙国键等人均先后在公开场合就大规模进口二手机械的行为表达了反对声音。
早在2007年,我国就实施了《进口二手挖掘机验收规范》,其中规定进口二手挖掘机使用年限不得超过5年,并且要求杜绝以各种违反该规范的形式进口二手挖掘机。2009年1月,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又出台了《关于做好旧挖掘机进口申请材料转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令2008年第7号)、《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令2008年第5号),自2009年1月1日起,对旧轮胎式挖掘机、旧履带式挖掘机和旧其他挖掘机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
但在何清华看来,“只有2009年大约10个月的时间,比较严格地执行了这一规定。”
在上述网络辩论赛中,一位不赞成限制进口二手工程机械的网友认为,这是市场行为,“大家买车都有自己的观点,有的是要求性能和保值,有的是因为手头资金有限只能选择二手车,但是我估计现在的个体户没有接到大的工程是不会再选择新机的。”
网友saya也说,市场应该是自由的,“看下汽车就知道了,限制后国产工程设备就会进步吗?就算能提高,还不是让消费者给那些国产工程机械的进步买单?国人为何放着新机不要,而去买国外的二手设备?个人觉得进口二手设备比国货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质量稳定、贬值慢,这可是用真金白银总结的经验。”
然而,对于这一市场是否真的属于自由市场,质疑声也颇多。王晓华曾向媒体表示,国外二手工程机械有时是变相进口,是一种倾销行为,“倾销对国内主机厂商带来了很大影响,国家应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支持。”
进口二手挖掘机已逐年减少
不可否认的是,进口二手工程机械产品曾扮演了功不可没的角色。
有资料显示,前些年,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落后,一些关键施工设备的国产化尚属空白,加之外汇储备也有限,而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进口崭新的设备价格又高昂,为了满足需要,只好引进国外二手机械设备。香港地区一度成为二手工程机械的贸易集散地,二手工程机械如汹涌的洪水般通过香港流入内地。
随着近年来国产自主品牌崛起,业界对国外淘汰产品的态度开始逆转,国家相关政策也开始收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何清华“两会”提案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03年,进口二手挖掘机占国内市场挖掘机总销量超过80%;此后两年,这一比例降到了50%左右;2006~2008年,则维持于30%左右的水平;到2009~2011年,这一数字已在20%以下。2011年14.25%的数字,是近9年中最低的。
然而伴着销售渠道的增多,进口二手工程机械会否在国内市场“卷土重来”,尚属未知。按照计划,利氏兄弟拍卖行将于今年4月18日在我国举行首场拍卖会,作为一种崭新的二手工程机械销售模式,这将是一场无底价拍卖会。由于利氏兄弟在全球25个国家设有办事处,他们的工程机械产品来源于世界各地。这让不少业内人士意识到,利氏兄弟在中国举行二手工程机械无底价拍卖会是否意味着他们将会把来自世界各地的淘汰二手工程机械产品引入中国。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信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周贤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国内的新机和二手机消化都很难,国外的二手机要进来,肯定是有难度的。
“今年和去年已经不一样了,去年'两会'代表委员还在呼吁这个事情,但今年形势已经发生逆转了。”周贤彪说,以挖掘机为例,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量为11328台,同比下降47%。今年的销量只是去年的一半,外国的二手机还怎么进来?所以现在加码限制(进口二手工程机械)也好,不限制也好,没有太大意义。
对于周贤彪的看法,长期从事工程机械行业工作的观察人士雷鸣告诉记者,市场总会有转好的时候,但限制政策更严格却是大势所趋。要防止中国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的垃圾场,政策理应未雨绸缪。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与中国同属新兴经济体的越南已于去年对上述问题划出时限。
据公开报道,2012年5月,越南政府总理同意暂停进口因落后、质量低和污染环境被淘汰的二手机械设备和生产线。同时要求相关部委加强对本部门管理的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产品和商品目录的清查,以修改、补充进口环节必须进行质量检测的机械设备和生产线,并及时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以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