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闭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持续引发外媒关注。综合外媒报道,新一届政府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上已有所转变,不再强化僵硬的行政命令,而是更注重市场规律。
据BBC中文网16日报道,会议确定了未来中国城镇化目标,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文章称,中国明年是改革年,定调明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经勾勒了一幅新型城镇化图景。
中国国家发改革委在随后召开的年度会议上公布,未来将抓紧修改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争取尽快出台关于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BBC指出,以上政策领域跟未来中国房地产发展密不可分,种种迹象反映,未来中国将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代替政治化手段进行房地产调控。
BBC援引专家观点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提及坚持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城市圈大规划下,产业先行的市场作用仍然是最重要,而不是完全再靠政府的力量推动城镇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7日刊文《中国城镇化在正能量转弯》指,中国城镇化道路正在转弯,亮点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决定性作用一脉相承。一方面破解城镇化的资金需求问题,以社会资本为主体,也破解“鬼城”、“空城”问题,避免新城建设沦为政绩工程;同时有利于培育中国实体经济新增长点,使更多资金从泡沫领域如房地产转移到其他领域,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
华尔街日报网站16日刊文称,中国领导人重申,将把城镇化转变为拉动经济增长以及重塑经济结构的强劲动力,并表示将鼓励农村人口迁入小城市,同时控制北京、上海和其他特大城市的规模。
报道指出,中国领导人也将关注点投向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成本方面,称地方政府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但公告未具体说明应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中国的研究人员已建议可将消费税、房产税和资源税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公告还暗示,中央政府可能会担负更多的城镇化成本。
华尔街日报提醒城镇化过程中的债务问题,文章称,中国的许多小城市已经被空置的工业园和住宅楼盘所包围,这些楼盘都是靠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筹资建成的,经济学家们称地方政府债务的激增已成为中国的一大财政弱点。
联合早报文章亦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蓝图要落实,庞大的资金缺口是一大挑战。要想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非常高,而其他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也不小。尤其在实行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中,土地财政也将会减少;同时当前的金融产品短期属性,也与城镇化的长期属性产生冲突;这些给如何筹集巨额城镇化资金提出了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