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信部将在质量标杆活动中,有计划地遴选一批源自中小企业的典型经验,开展宣传推广,支持中小企业竞争发展。
“创新不是阳春白雪,并非只有载人航天、高铁装备才有创新成果,各种层出不穷的大创新、小创新正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动力源泉。”在日前举行的2014年度全国质量技术奖励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六西格玛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做出上述表示。
现如今,发达国家纷纷布局先进制造业,而《中国制造2025》发布在即。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晓波看来,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之路应以质量为本,坚持创新驱动,并加快智能化转型。
创新铸就质量品牌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攀升,资源和环境约束从紧,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明显减弱,而其他新兴经济体利用相对更低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对我国形成替代效应,与此同时,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实现群体性突破,推动工业4.0、智能制造、网上研发平台等新兴制造业态层出不穷。
“这些变化,既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赶超先进的机遇,也是现实而紧迫的挑战;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如果我们不创新、哪怕是创新慢了、创新少了,都会丧失发展的机会和动力。”沙南生说。
在沙南生看来,创新与质量品牌相辅相成,创新铸就质量品牌,质量品牌回馈创新。“无论质量还是品牌,都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创新就是提升质量、创新就是培育品牌。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高质量。”
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同样认为,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面向未来的质量管理应以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质量创新要贯穿于企业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观念的创新是质量管理创新的原动力。众多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要建立顾客至上、市场导向、质量效益等广义质量观,并贯穿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全面实施质量经营。”贾福兴说。
在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看来,要不断设立高目标、高标准,立足现实,快速突破。“格力的T9全面质量控制模式项目,就是立足中国制造业现状,快速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质量技术积累补课,持续提升质量技术能力,真正做到后来居上,实现质量绩效的再突破。”
选立中小企业质量标杆
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工信部从2012年开始实施“质量标杆”活动,通过总结工业企业在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提升经营绩效等方面的最佳实践经验,旨在发挥优秀企业的榜样带头作用,持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据透露,今年工信部将在质量标杆活动中,有计划地遴选一批源自中小企业的典型经验,开展宣传推广,支持中小企业竞争发展。
沙南生认为,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未来产业组织的新特征,而立足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应该成为最具活力的创新力量,并以不懈创新开创美好未来。
沙南生表示,创新也并不局限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还要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全过程寻求改进的机会,并且推动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贾福兴则认为,全国范围的质量标杆活动要在营造“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质量工作氛围的同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引导企业突破创新。一方面,挖掘和提炼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最佳实践,树立中国企业的质量标杆,引导企业深化实践质量标杆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性质量交流和对标活动,启发企业的创新思路。
智能化引领制造强国
回顾全球制造业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制造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了美国的制造业中心地位,而第三个制造业中心日本则在二战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现如今,发达国家纷纷布局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吴晓波表示,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这既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中国应该仔细研究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结合国情定义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他看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从而在向工业化迈进过程中占得先机,是工业4.0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启示。
而即将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蓝图,依托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提出了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行绿色制造等八项战略对策。
曾有人说过,作为世界上惟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制造业一旦具有创新精神,将非常可怕!而创新驱动无疑是中国制造业新一轮崛起的关键。
吴晓波直言,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埋头苦干的工匠精神可以完美结合,中国制造业实现凤凰涅槃需要“一个脑袋两个翅膀”,“一个脑袋”是创新驱动的企业战略,“两个翅膀”是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对接,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制造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