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特别关注

盘点2017:“海外本地化”与“中国本土化”

时间:2018-01-10  来源:互联网  

   面对海外市场,“走出去”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近年来的主基调;面对中国市场,外资工程机械企业的耕耘从未停歇。于是,“走出去”与“引进来”并行扩大的融合发展之后,工程机械整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尤其是在2017年市场整体回暖之后,百花齐放竞争鸣。今天,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就为大家来盘点一下那些在2017年热闹红火“海外本地化”与“中国本土化”。

 

  海外本地化:

  进入2017年,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高速增长。1-10月工程机械产品出口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2017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开展多种项目合作,既有公路、铁路、桥梁、港口建设项目;也有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同时,海外投资建厂也成为企业加快海外本地化市场推广的重要举措。

  柳工出海:阔步行全球

  从海外营销、到海外设厂,再到海外并购,不断开拓进取,破除万难……即将迈入第六十个发展年头的柳工,已经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国企,成长为产值超百亿的跨国公司。柳工的国际化征程已经延续了近十五年,融入了全体柳工人的血液之中,成为柳工不变的DNA。

柳工印度工厂首台本地化挖掘机下线
柳工印度工厂首台本地化挖掘机下线

  2017年,柳工巴西工厂投入量产。同年9月份,柳工欧洲新总部以及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合作的柳工欧洲研发中心在波兰华沙同时开业,并宣布进一步扩大柳工锐斯塔工厂产能。12月18日,柳工印度工厂首台本地化挖掘机921DI下线这也标志着印度工厂已经具备本地化装配挖掘机的能力。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2017年,柳工“一带一路”销量增长41%,收入增长35%。当下,柳工海外业务布局和178家国际经销商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实现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全部国际收入的80%。

  2016年-2020年,柳工第三阶段的国际化战略,核心思想已经升级为全产业链的海外布局,完成欧美市场渠道布局,拓展海外金融业务,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全球运营的跨国公司。未来,柳工希望为“中国制造”逐鹿全球作出更大贡献。

  三一成为“世界宠儿”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依托印度、美国、德国、巴西四大研发、制造基地,三一海外业务现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一季度,三一整个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30%,而海外十大区销售同比增长达到90%,其中俄罗斯大区增长超过400%,拉美大区增长超过300%,中东大区增长超过200%,东南亚大区增长近30%,亚澳大区增长10%以上。2017年上半年,三一国际业务稳步推进,实现国际销售收入57.99亿元,同比增长25.9%。

三一印度制造的挖掘机
三一印度制造的挖掘机

  2017年4月28日,三一印度生产的第4000台设备在普纳产业园下线。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三一印度96%为本地员工,不仅招募了包括CEO、营销总监等大批本地人才,还基本实现了挖机、搅拌车及部分起重机产品的本地化生产。目前,印度各大重点工程的建设基本都有三一设备的身影,还有部分“印度制造”的产品已出口至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国家。同时,三一欧洲业绩蓄势猛增,挖机销售增长超200%。在三一欧洲总经理邓海君看来,这得益于三一欧洲的本地化生产策略。

  徐工:加速走向世界市场

  对于徐工来说,“走出去”的样板——徐工巴西制造公司一直表现不凡。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徐工巴西工厂人才当地化比率达到87%。自2014年竣工投产以来,徐工巴西已推出20余款巴西系列挖装机型,精确市场定位,冲击拉美市场;起重机,巴西市场占有率稳固70%,力争80%;挖掘机,打造21吨高水平明星产品;装载机,完成3吨装载机当地化适应性改进,塑造高端产品形象;持续推进FINAME当地化开发,目前获得FINAME资质的产品已17款;南美原产地证明已有28款产品获批。

2017年9月,南美市场发车
2017年9月,南美市场发车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徐工集团紧抓发展机遇,加快全球产业布局,为民族工业践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卓越成绩。今年11月,徐工出口1.2万台、8.6亿美元(人民币59亿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度达71%。重兵投入的东南亚市场销售翻番增长;在非洲和中东、中亚出口位置更加稳固,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合资工厂使该国重大工程施工中几乎清一色的全用徐工装备;在南美曾一单拿下委内瑞拉近50亿人民币、6000多台设备的超级大单;价值2亿欧元徐工大型成套矿业设备出口中东,实现了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中国大型成套矿业装备出口的大突破。

  中联重科:“走进入”比“走出去”更重要

  近年来,中联重科在深耕海外市场同时,也紧随“一带一路”战略前行,走遍精彩全球。中联重科在意大利、德国、荷兰、白俄罗斯、印度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工业园或生产基地,有20个海外贸易平台、10个境外备件中心库,产品出口到31个沿线国家。这些数字背后,是中联重科以自身实践为工程机械乃至整个中国装备制造业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型国际化道路”。

中联重科25吨汽车起重机在白俄罗斯下线
中联重科25吨汽车起重机在白俄罗斯下线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越是本地化,就越是国际化。中国企业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就是要不断的本地化。除了本地化的产品,还要有本地化的营销网络、服务体系以及本地化的人才、资源等等。2017年,深入“本地化”,中联重科为印度培训400名起重机手。当地时间2017年4月15日,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项目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正式开工建设。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总投资5000万美元,未来将成为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及农业机械等设备的本地化研发生产基地,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3亿美元,为当地可创造直接就业岗位500个。

  中国本土化: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累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40303台,同比涨幅达99.5%,成为继2011年、2010年之后的历史第三高点。挖掘机销量持续超预期增长,需求来自采矿业复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持续拉动,以及庞大存量设备更新。对于动辄扎根中国十几年的国外工程机械企业来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未来可期。

  卡特彼勒:建设美丽中国

  自上世纪70年代向中国出口第一批设备至今,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发展足迹已遍布全国。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设有近30家制造工厂、4个研发中心、3个物流和零部件中心,拥有员工一万三千人。“我们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持续成为卡特彼勒最重要的一块市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昂普尔比如是说。

卡特彼勒迷你型液压挖掘机在中国的总销量突破两万台
卡特彼勒迷你型液压挖掘机在中国的总销量突破两万台

  2017年5月,卡特彼勒全球最大吨位的90吨超大型挖掘机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随着卡特彼勒比利时工厂调整,该厂的超大挖产品今后将全部移师徐州,徐州工厂也将成为卡特彼勒全球唯一的超大挖生产基地。2017年8月,卡特彼勒迷你型液压挖掘机在中国的总销量突破两万台。2017年10月,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液压挖掘机产量突破十万台。与此同时,卡特彼勒积极参与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据悉,卡特彼勒与中国诸多国有企业一起,在道路、港口、矿产和油田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项目涉及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小松:追求“质量与诚信”

  小松追求“质量与诚信”,在中国市场,这种追求被具化为win-win(即共赢)。“小松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不会做投机的事”。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CEO张全旺一语道破了小松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实现共赢的战略。

首台676系列盾构机下线 小松盾构事业开启新篇章
首台676系列盾构机下线 小松盾构事业开启新篇章

  从整机出口到技术合作、投资建厂,再到建立地区总部。小松在中国的事业逐渐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小松集团的中国地区总部,成立于2001年2月。公司成立后,致力于中国地区生产体制建设的同时,努力建立、完善中国地区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5个地区办事处、33加代理店。六十年来,小松致力于扎根中国社会,始终不忘回报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共同发展。2007年,小松设立小松集团中国社会贡献基金,迄今已先后在中国各地援建了26所小松希望小学。追求稳健经营,强化企业治理,实行产能合理化,以综合实力服务用户。2017年,小松公司首台676系列盾构机在小松上海盾构基地下线,小松盾构事业开启新篇章,小松在中国的发展步入新常态。

  沃尔沃建筑设备庆祝在华发展十五周年

  2017年是沃尔沃建筑设备在华发展的第十五个年头。11月29日,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风雨同舟十五载,滚滚向前筑未来” 沃尔沃建筑设备在华十五周年盛大庆祝活动。

风雨同舟十五载,滚滚向前筑未来
风雨同舟十五载,滚滚向前筑未来

  由最初的一间办事处,发展到如今坐拥上海、临沂两大工厂、济南技术中心和为沃尔沃集团提供服务的再制造中心;从一个亚太市场的分支,发展为全球四大市场区域之一;从最初的销售和生产职能,发展为集采购、物流、生产、销售、市场、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经过多年积淀与稳健发展,沃尔沃建筑设备已经在中国市场建立了成熟的业务发展模式,凭借卓越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解决方案,深入参与了中国能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重型建设、钢铁、矿产、农林业、市政工程等多个行业建设项目,持续不断地为中国工程机械用户创造价值。同时,自2011年开始,沃尔沃建筑设备首创的“掘战达人”全国挖掘机操作手绿色节油挑战赛成功引领了节能减排的新风尚,累计对超过40万名挖掘机操作手进行了节油操作培训。

  斗山:共建美好中国

  2017年,斗山挖掘机销售1万多台,市场占有率也提高了1个百分点; 装载机销售近1500台,相比往年有了很大增长。 

  自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进入低迷期以来,斗山始终坚持与利益相关方携手共进,2016年,在中国市场回暖的重要节点下,斗山积极展现履行企业本职责任的努力与成果,坚持成为让中国客户喜爱的企业。连续5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专门的人才培养战略;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指导;进行法律合规培训;建立完善的EHS管理体系;环保各项指标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部分指标已超出国家标准;对公益事业持续不断的支持,拥有独立的公益品牌斗山Day;设计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在总部的领导下持续的进行品牌管理工作;每年都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品牌DoosanCARE……进入中国20余年的时间,斗山正是用一个个行动,践行企业公民承担的责任,并不断的完善,争取做得更好。为了斗山美好的未来,为了“共建美好中国”斗山一直不断的努力着。

  吉尼:实现新跨越

  2011年,吉尼将精益化管理从美国带到了特雷克斯高空作业平台常州工厂,常州工厂的建成标志着吉尼在中国开始了本土化进程。通过精益化管理,吉尼在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主导,到2017年吉尼在中国已取得了众多非常优异的成绩。例如:产品库存周转率在3年时间内提高了31%,大大改进了工厂的运营效率;标准机型的平均货期通过精益改进可降低到4周以内,生产线的整体产能也在过去3年里翻了数倍,缩减了产品交付时间,使客户能在最快时间内获得设备并投入使用。

Genie<sup>®</sup>SX-125 Xtra CapacityTM (XC) 在特雷克斯常州工厂实现批量生产
Genie®SX-125 Xtra CapacityTM (XC) 在特雷克斯常州工厂实现批量生产

  2017年全新开发的Genie®SX-125 Xtra CapacityTM(XC) 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在特雷克斯高空作业平台常州工厂实现批量生产。Genie SX-125 XC是由常州工厂的设计团队主导研发,这代表着吉尼在中国的产品自主研发和生产效率方面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