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特别关注

向文波:企业自信成就世界品牌,我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

时间:2019-08-19  来源:互联网  

  新中国成立7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世界瞩目的工程开工破土,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更是把握住了发展机遇,飞速成长并成功站上了世界舞台,其中,三一重工就是*的代表之一。

  近日,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中国*,全球先进的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从诞生到取得如今成就,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时,三一重工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以企业之力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成为了中国股改第—股,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的独特回馈。

  改革开放助力企业发展

  三一重工成立于1994年,彼时还只是湖南长沙一个做焊接材料起步的小企业,25年后已然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了一家令人瞩目的行业龙头。

  “我们从1994年创立三一重工到成为今天的三一重工,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改革开放使得本土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期间中国成立了很多的企业,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向文波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三一重工一步步夯实企业基础,以创新、服务为驱动,品质为核心,迈向了国际市场,并走出了一条“进口替代”之路。

  向文波介绍,三一重工成立时,我国大部分工程机械依赖于进口,中国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大多来自于日本和德国。但由于城市化进程不一样,中国当时还处于工程建设的初期阶段,进口产品的排量和可适用于高度都不适合国内工程建设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一重工开始了在工程机械行业的“进口替代”之路。

  从1994年研制出中国第—台开式混凝土拖泵,到1995年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拖泵产品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获得第—个专利,三一重工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时很多工程机械产品的核心部件的制造一直为外国企业掌控,并且采用非标准件设计构建了技术门槛,后来者想要简单模仿几乎不可能。”向文波说,“我们只有两条路,一是选择进口,但这不但会在采购中受制于人,还要不断面对客户的抱怨。第二就是自研,这条路虽然艰难,但是值得。”

  向文波表示,工程机械行业的第—驱动力就是创新,这也是三一重工的核心竞争力。2005年以来,三一重工先后成立十余家零部件公司,累计投入超70亿元,对关键零部件进行研发及产业化。“目前,我们的产品可实现完全的国产化。发动机、油缸等多个产品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外标杆产品水平,实现了进口替代。”

  “服务”是三一重工进入工程机械行业之初确立的第二个核心竞争力。三一重工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服务放置在重要位置。如今,很多客户选择三一看重的不仅是产品质量,还有其背后的服务。

  中国股改第—股

  于世界而言,三一重工是一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但对于中国而言,三一重工意义非凡,它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块试验田。

  2003年,三一重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彼时的资本市场存在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同一A股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当时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国有资产不流失、保持公有制控股地位,具体表现为国有股、法人股不上市交易。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7149亿股的总股本中,非流通股份达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这意味着占整个市场近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不能上市交易。2005年上半年,股市行情颓靡,探寻漫漫熊市之症结时,股权分置问题饱受诟病:股权分置直接导致股市流通盘小,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为了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解决A股市场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4月12日宣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已具备启动试点条件,三一重工与其他三家企业被中国证监会列入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其实早在2003年,三一重工申请上市时就提出了股权全流通的大胆设想。”向文波表示,当股改真正到来时,公司毅然成为中国股改的试验田。

  三一重工第—家向证监会提出了股改方案,流通股股东每持10股流通股获得3股股票和8元现金。但随后,三一重工又推出修改方案,股改对价由“10股送3股派8元现金”修改为“10股送3.5股派8元现金”,并主动提高减持门槛,做出增加两项重要减持条件的承诺。

  向文波回忆,修改方案并非一开始敲定,当时有的董事建议10送3.1或者3.2,表明一下态度即可。但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说:“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不要斤斤计较,干脆10送3.5,一步到位。我们多送300万股,换来了股改*终实现,值!”,*后才确定了“10股送3股派8元现金”的股改对价。

  *终,三一重工股改方案*终以93.44%的高票通过,三一重工也成为了“中国股改第—股”,*地载入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册。“我们当时的一切工作都为股改让路,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闯关成功。中国可以没有三一重工,但是不能没有健康的资本市场。”向文波说,“*终以企业之力推动了资本市场改革,这件事很值得回味。”

  同时,向文波认为,股改也是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的独特回馈。“资本市场给三一重工带来的更多的不是资金,而是品牌推动力。我们并不缺钱,公司分红累计已超过百亿,但是资本市场让三一重工的品牌更值得信赖,使投资者、机构和银行等可以更放心地给予三一重工*的支持。”

  中国成就铸造企业自信

  经过25年的发展,如今的三一重工已成为一家体量近千亿的世界工程机械企业。

  其2019年半年报预告显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70亿元,同比增长91.82%-106.58%,或超上年全年,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其利润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利润占比高达45%,超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企业的利润之和。

  然而,三一重工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2年-2016年间,中国机械工程行业曾经历至暗时刻,三一重工也未能幸免。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12年,86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16%,利润总额下降35.44%;2013年,93家企业与上年同比,销售收入又下降11.74%,利润总额下降32.56%。2012年,三一重工的净利润缩减至56.86亿元,2013年继续萎缩,为29.04亿元,较上一年减少48.96%。2014年,净利润仅为7亿元。这之后(2014-2016年),三一重工连续三年净利润为个位数。

  “我们当时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它,断崖式下跌。”向文波说,2012年以后,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机械销售掉了80%。而在高峰时,三一重工仅一个混凝土机械事业部的收入就高达300多亿元。但经过一系列调整,工程机械行业在2016年开始复苏。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795亿元,比2015年增长4.93%。这一年,三一重工也喘了一口气。2016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46.81%。

  面对未来行业趋势,向文波认为,工程机械行业在未来或许会出现小周期,但不再可能出现2012年-2016年间的大幅调整了。他解释道,首先2012年-2016年工程机械行业的波动实际上是重大发展思路的调整。当时正处于一个转换跑道、转换发展思路、转换发展理念的一个周期。如今,高质量发展理念确定后,包括工程机械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都可以实现较为稳定的发展。其次,中国经济的韧性十足,调控经济的方法手段多,驾驭经济的能力也大幅提升。*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全球化是普遍共识,在这个方面中国也会获得更多国际认同。“我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向文波说道。

  对于三一重工的成功,向文波将其归功于企业自信。“什么叫自信?我们干出了好业绩。中国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脱贫效率为世界公认,是中国的成就让我们有了自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