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特别关注

经济增长目标合理适度,有助于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3-09  来源:互联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政府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中所做的扎实工作,对今年中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建议。其中,报告明确提出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

每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备受各方关注,这也是引领中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确定为5%?有没有条件实现?为此需要做好哪些重点工作?

 

 

图片来自:央视网新闻客户端

5%:一个提振信心的增长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作出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显然,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后十几年,中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按照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按照现价汇率计算,去年中国GDP总量超过18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按照目前对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在2.5万美元的标准,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比现在要再翻一番,扣除物价和汇率变化因素,未来中国中期发展阶段,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需要保持在4.6%至5.5%区间水平,这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就会更加主动、更有回旋余地。因此,在开局之年设定5%的增长目标是合理的,在落实过程中还要努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增长。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中国经济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近三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冲击,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1.8%。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这样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坚强韧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因此,在开局之年、在中国经济回稳向上、经济运行总体回升的态势下,设定5%的增长目标,既有坚实基础,也完全有信心可以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正是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引导各方面预期,有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今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在分析预测当前充满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经济演变态势时,纷纷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但有一个共同的判断,就是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一致看好,估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望在4.4%至5.5%之间。中国如果能够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就是对世界经济恢复的极大振奋,期盼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继续发挥出“领头雁”和“压舱石”作用。

5%:一个有条件支撑的增长目标

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常用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来分析。尽管经济学界对此有多种看法,但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巨大成就看,充分发挥好这“三驾马车”作用,既符合经济运行规律,也合乎中国经济成长实际。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2013年至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50%,居民消费支出在最终消费支出的占比稳定在70%左右。尽管受疫情影响,2021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54.5%,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51.7个百分点。2022年受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8%,有所下降,但仍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消费仍然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未来中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进现代化,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十四五”规划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格局,明确了包括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若干重大举措和重大部署,目前各地已经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这为今后一个时期以有效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奠定了更加扎实的物质基础。

进出口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尽管受国际局势复杂变化影响,中国未来一个时期进出口形势面临挑战,但中国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水平,继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未来中国贸易合作空间依然广阔。过去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更重要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同实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未来一个时期,通过科教引领、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市场统一等诸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将不断塑造出新动能、新优势。

就此看,5%的经济增长,不仅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资源要素条件也可以支撑,以今年5%经济增长为基础,全力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将进一步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通道也完全可以预期。

5%: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增长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把握中国发展机遇和有力条件,充分估计中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清晰地分析了当前发展面对的诸多困难挑战,统筹兼顾需要和可能,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必须看到,5%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是一个单一指标,还包括就业、物价、居民收入增长、外贸、粮食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一揽子指标。这些指标是相互贯穿、紧密联系的。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确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纵观当前国内外形势,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超预期影响仍在。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也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还是千头万绪,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工作需要下更大功夫。集中到一点,实现今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其他各项主要预期指标并不容易,还需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政府工作报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更好统筹”要求,围绕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等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新一届政府提出工作建议。思路是清晰的,方向是明确的,措施是实在的,部署也是全面的。

只要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各项政策聚焦发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各方面工作加倍努力,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勇毅前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