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该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项目总投资超1.2万亿元,装机容量达7000万至8100万千瓦,相当于3座三峡,项目建设周期为10年,是目前全球规划中最大的水电站项目。
这一超级工程的破土动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工程机械行业引起巨大反响,或将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

01 超级工程激活工程机械需求蓝海

相关专家预测,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预计达1.2万亿元,按照水电项目投资结构测算,土建工程占比50%-60%,机电设备占比20%-30%。其中,工程机械相关投资占比至少15%,对应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
由于水电站建设依赖中大吨位设备,其利润率普遍高于小型机械,若按10%利润率计算,行业利润空间有望突破180亿元。雅鲁藏布江项目因高原施工环境复杂,设备成本可能进一步上浮,预计整体设备投资规模约3000亿元,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业绩弹性。
据悉,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项目的初期招标阶段主要集中在路面修建和平整上,已经包括了数千台矿车、矿卡和矿运车,还有约千台大型挖掘机、千台大型装载机,以及大量混凝土罐车、凿岩机械和掘进机械等。
这还只是设备需求的初期阶段,整体项目对工程机械设备市场的空间非常大。
比如在前期准备阶段,推土机如开路先锋般清除场地杂物,挖掘机进行土石挖掘和搬运,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基础施工时,打桩机进行打桩作业,混凝土机械搅拌并输送混凝土,确保基础稳固。主体施工阶段,塔吊吊运材料,起重机搬运大型构件。运输机械则像“物流大动脉”,混凝土搅拌车、自卸车等及时运输材料和设备,保障施工连续性。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工程机械,它们是工程建设的“钢铁战士”,是实现水电工程蓝图的重要保障。
02 工程机械企业竞逐万亿“蛋糕”

近日,多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发声,已参与到雅鲁藏布江万亿水电项目中。
开工仪式当天,中联重科土方机械等高端装备整齐列阵,傲立现场;工程背后,还有公司为项目成立的专项工作组,将为这一超级工程提供设备、技术、服务等成套智慧解决方案。
中联重科高度重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项目,已持续跟进数年时间,前期已成立重大项目专项工作组,在西藏当地设立了相关机构,高位调度、组织,协调推进与该项目相关的产品、销售、服务等工作,目前公司的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等多类设备已进入相关施工场地。
在项目先期先试工程中,徐工已实现充换一体式、统型化挖掘、装载、运输、混凝土作业的绿色装备批量落地。目前,已有包括新能源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混凝土运输车、宽体车、推土机、压路机、凿岩台车、潜孔钻机、双轮铣槽机、掘进机等20余种成套设备参与施工任务,全面涵盖“挖—装—运—混—钻—破—稳”各个核心环节。
柳工双轮铣、抓斗、振冲碎石桩机、旋挖钻机等成套桩工机械也在开工仪式现场组成“硬核矩阵”,以精准高效的作业性能精彩亮相。
柳工深度参与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除了亮相开工仪式现场的四类主力设备外,柳工5吨、6吨电动装载机,20吨电动挖掘机及侧卸装载机已提前进场,投入到引水道、河滩扩建、道路修建等施工环节。
除了上述深度参与建设的企业之外,在开工仪式现场,还有三一重工的电动挖掘机、电动自卸车、电动宽体车、电动装载机、电动搅拌车、泵车等成套电动设备,山河智能超深振冲钻机,山推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站等企业产品。
从各家企业的积极态度可以看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将为工程机械市场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这种增长趋势不仅体现在主机的直接销量,还将刺激上下游配套产业相关需求。
03 绿色智能引领行业升级浪潮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巨大需求,但工程所处的高原环境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也对施工设备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从被选入的设备中可以看出,电动化、成套化设备是首选。因为高寒环境下柴油燃烧性能差、保养成本高,电动化和无人化工程机械成为优先选择,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机遇。如在前期引水道、河滩扩建、道路修建等施工环节中,柳工的 5 吨、6 吨电动装载机,20 吨电动挖掘机及侧卸装载机已提前进场作业,充分展示了电动工程机械在该环境下的适用性。
工程机械企业也通过该项目加大了对新能源、智能化产品的投入力度。中联重科相关人员介绍,公司除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项目提供高适配当地施工特点的成熟产品外,还依托公司自主掌握的成套新能源核心技术和产品优势,为项目定制化开发了全套新能源、智能化、高端化施工设备。
徐工与电站承建业主、规划单位、电建设计院等深入合作,共同制定绿色电动装备应用与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行业规范体系,持续赋能工程高质量、绿色化推进。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作为国家重大项目,在综合考虑工程环境以及政策引导的因素下,优先选用电动工程机械,为行业树立了示范标杆。这不仅促使工程机械企业加大在电动化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而且有助于培育市场对电动工程机械的认知与接受度,加速电动工程机械的市场推广与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