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行业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达207亿元,同比增幅为16.3%。整体呈现稳中向好、利润持续增长的态势。
近期,国内外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也密集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那从企业端具体表现来看,又能反映出哪些值得关注的动向与趋势?
从营收情况看,统计的15家企业中有13家企业营收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潍柴以1705.71亿元遥遥领先。徐工则以781.57亿元位居整机企业榜首。
从净利润看,13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其中,恒立液压的毛利率高达41.96,同比+0.5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的成效。
同时,从各企业的三季报我们也可以看出:
行业景气度回升,龙头强者恒强。近七成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反映出行业整体步入复苏通道。
“出海”依然是企业的核心增长动能。信息显示:中联重科海外收入占比高达57.36%,徐工机械也达到48.1%。简单来说,未来企业在全球化布局的深度,或许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增长天花板。
盈利质量改善,利润增长快于收入。从图表中我们还可以得知一个积极的信号:许多企业利润的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这反映出行业正从过去的“规模竞争”转向“质量效益”。通过降本增效、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的盈利质量正在显著提升。从毛利率也能看出,技术壁垒正决定着利润的厚度。
产业链协同复苏,但内部分化加剧。在统计的15家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整机厂表现良好,潍柴动力、恒立液压、艾迪精密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亦实现了盈利增长,复苏正从下游向上游传导,产业链呈现协同发展的良性态势。然而,行业内部分化也在加剧。在龙头高歌猛进的同时,部分企业则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挑战。
中联重科:
前三季度,中联重科实现营业收入371.56亿元,同比增长8.06%;归母净利润39.20亿元,同比增长24.89%,扣非归母净利润26.44亿元,同比增长20.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66亿元,同比增长137.31%,收现率达102.59%。
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01亿元,同比增长24.88%。其中境内收入48.02亿元,同比增长12.87%;境外收入74.99亿元,同比增长34.01%,迎来境内外共振向上局面。归母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增长35.80%,扣非归母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1.12%。在还原汇兑损失1.94亿元后,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68.88%和37.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14亿元,同比增长190.78%,收现率达110.84%,主要指标全面提升。
徐工:
徐工机械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3.49亿元,同比增长2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9亿元,同比增长0.21%。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1.5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61%,其中外销收入 375.94 亿元,外销收入占比 48.1%,同比提升 2.3 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9.7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6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6.9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10.47%。
三一重工:
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总收入661.04亿元,同比增长13.27%;归母净利润71.36亿元,同比增长46.58%;扣非净利润71.06亿元,同比增长53.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47亿元,同比增长17.55%。
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07亿元,同比增长1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9亿元,同比增长48.18%;基本每股收益0.228元。
柳工:
2025年第三季度,柳工实现营业收入75.79亿元,同比增长11.52%;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降32.47%。
2025年前三季度,柳工实现营业收入257.60亿元,同比增长1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8亿元,同比增长10.37%。
山推: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4.88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2.41亿元,实现3年连续上涨,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2.36%。归母净利润为8.38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1.14亿元,实现5年连续上涨,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5.67%。
山河智能: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57亿元,同比下滑2.08%;归母净利润9664.72万元,同比增长177.57%;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浙江鼎力: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9%,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5.0%,非经主要为政府补助和对宏信的股权投资损益。
单Q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降15%,扣非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下降18%。
杭叉集团:
2025年前三季度杭叉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1%;单Q3实现营业总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13%。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23.5%,同比提升0.5pct,销售净利率13.0%,同比提升0.2pct,继续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海外业务、锂电叉车占比提升。
同力股份:
同力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7.96亿元,同比增长9.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同比增长16.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20.58%。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27亿元,同比增长3.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3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0.6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5亿元,同比减少66.54%。
艾迪精密:
艾迪精密第三季度营收为8.06亿元,同比增长23.59%;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29.66%。前三季度营收为23.74亿元,同比增长16.49%;净利润为3.16亿元,同比增长12.63%。
安徽合力: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5%,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0.6%。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单Q3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12%,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1%。
铁建重工:
前三季度铁建重工实现营收66.34亿元,同降2.5%;归母净利润10.04亿元,同增1.7%;扣非净利润9.44亿,同降1.3%。其中,三季度营收17.97亿元,同降10%,净利润2.69亿元,同降12.4%。
前三季度毛利率29.65%,较去年同期减少1.23个百分点;净利润率15.1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太原重工:
2025年第三季度,太原重工营业收入达22.70亿元,虽较上年同期的27.53亿元同比下降17.54%;但归母净利润表现突出,实现4121.5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293.4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5.14%。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70.2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91亿元同比增长9.98%;利润总额达1.99亿元,同比增长4.83%;归母净利润8506.35万元,同比增长21.80%。
恒立液压: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12.31%;归母净利润20.87亿元,同比增长16.49%;扣非净利润20.09亿元,同比增长15.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9亿元,同比下降19.75%。
潍柴动力:
前三季度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1705.7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5.7%。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74.2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9.5%。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除卡特彼勒增长10%,沃尔沃建筑设备增长1%之外,半数企业2025年三季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普遍承压。
同时,各企业年报也反映出全球市场区域分化的明显态势:北美市场整体疲软,尤其在卡车领域需求下滑显著;欧洲市场则出现回暖迹象,被沃尔沃建筑设备列为全球增长地区之一;中国市场呈现复苏态势,为部分企业带来增长机遇。
此外,汇率波动以及美国关税政策成为多家企业共同提及的外部挑战,持续侵蚀利润,加剧了整体经营压力。
卡特彼勒:
2025年第三季度卡特彼勒的销售和收入为176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161亿美元增长10%。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7.3%,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19.5%。2025年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17.5%,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20.0%。
卡特彼勒表示,营收增长的推动力来自终端用户设备销量的提升,其中能源与运输部门的表现尤为强劲。2025 年第三季度,能源与运输部门利润同比增长 17%,达到近 17 亿美元。但建筑行业部门利润下降 7%,略低于 14 亿美元。
小松:
小松2025财年第二季度(2025年7月1日至9月30日)净销售额为9821亿日元,同比下降2.6%,同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也分别下滑6.7%和8.1%。
这一方面是由于日元升值、部分主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成本上升所致;但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提价策略部分抵消了负面影响,并且工业机械等新兴业务表现极为亮眼,利润实现了约3.3倍的大幅增长,展现了其多元化布局的有效性与韧性。基于当前环境,小松对2025全财年的业绩展望也趋于谨慎。
康明斯:
本季度康明斯营收为8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2%。其中:国际市场收入增长2%,主要受中国与欧洲需求上升带动;而北美地区销售额则下降4%。
净利润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康明斯的净收入为5.36亿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8.09亿美元。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ennifer Rumsey指出: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数据中心备用电力需求的持续旺盛,另一方面则源于有效的成本管控,这两大因素成功缓解了北美卡车市场需求显著下滑带来的冲击。
沃尔沃建筑设备:
2025年第三季度,沃尔沃建筑设备逆势交出亮眼成绩单!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公司实现净销售额189亿瑞典克朗(约19.8亿美元),并达成了14.4% 的调整后营业利润率,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一次成功的战略瘦身。本季度,沃尔沃完成了对子公司SDLG的剥离。这一关键举措让公司更专注于高价值的沃尔沃品牌,推动其自身设备交付量实现14% 的可观增长。
分市场来看,全球市场表现各异:欧洲与中东需求增长,成为驱动业绩的主力;北美市场则因经销商库存调整,交付量短期承压;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在政策刺激下持续复苏。
捷尔杰(JLG):
捷尔杰(JLG)在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减少2.536亿美元,至11.1亿美元,降幅为18.6%。
据Oshkosh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北美销量的减少和设备折扣增加所致。
JLG的三季度利润下降43.2%,至1.18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0.6%,而2024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079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5.2%。
约翰迪尔:
迪尔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和营收为120.18亿美元,较2024财年同期的131.52亿美元下降9%;归属于公司的净收入为12.89亿美元,同比下降26%;摊薄每股收益从上财年的6.29美元降至4.75美元,降幅达24%。这与本财年第二季度的良好表现形成反差,当时公司每股收益6.64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5.56美元。
总的来看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海内外市场截然不同的温度:
对于海外企业,除卡特彼勒和沃尔沃建筑设备外,多家海外企业营收与利润出现下滑。即便实现增长的卡特彼勒,也因高达17.5亿美元的关税成本导致利润率明显收缩。这也反映了在需求疲软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海外市场的增长之路充满挑战。
反观国内企业,可以说是“增收又增利”。近七成国内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而且部分企业的海外收入驱动了整体业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