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务室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特别关注

当年厮杀:中国前3收购全球前3,垄断90%市场,1500万打到400万,63米杀到101米!

时间:2023-10-16  来源:互联网  

 湖南省曾以湖南重工制造业为原型,拍摄了一部表现湖南省重工业改革与发展的电视剧《麓山之歌》。

在《麓山之歌》中,卫丞对方锐舟说:“当年你和我父亲、盛校长写争峰的时候,海彼欧的一台臂架泵车可以卖到1500万,但是你们可以做到同样质量下卖三四百万,那时候你们傻吗?”

方锐舟答道:“现在的海彼欧一台泵车也就卖380万,跟我们麓山卖得差不多,但是它的市场份额远远低于我们,这就叫傻人有傻福。”

现在说起中国混凝土泵车的那段故事,很多年轻人都不清楚了,只有在这个行业从业十几年的才依稀记得中国以及世界混凝土泵车行业的那段“战争”。

混凝土泵车的国内外发展历史

混凝土泵车,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因其独特的施工优势,在工程建设,尤其是房产建设中有着大量的用武之地。21世纪初,我国房地产建设迎来保安室增长,这给混凝土泵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于是,好戏开始了。

20世纪60年代未期,普茨迈斯特推出16米臂架泵车;

1986年,其研发的6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诞生。

1977年 长沙建机所、廊坊机械化所和沈阳工程机械广共同开发研制出23m臂架式混疑土 泵车,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台混凝土泵车,然而仅是制造出样车,并未形成 量产。

1981年,建设部规划当时的湖北建筑机械厂从日本石川岛播磨(株)引进技术,开始生产IPF85B臂架式混凝土泵车。

1982年8月,生产了国内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车,“我国建筑业史上的一次划时代革命”。

1986年11月,自行设计生产了全国第一台混凝土泵车,并于该时段创立“楚天”品牌。

上世纪90年代初的鼎盛时期,厂里光研发人员就有10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直到2002年,建机市场还是“楚天”、“三一”、“中联”三足鼎立。

这时湖北建机开始改制,改制始于2000年、结束于2005年,折腾了五六年。等改制完了,回过神来已经迟了,原有的市场日渐萎缩,品牌也丢了。

2008年,被山推收购。

三一中联入场

1993 年中联制造的第一台混凝土泵。正式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

2001年,中联重科第一台商品化销售的泵车成功下线;

2002年,中联重科第一台国产化臂架泵车成功下线;

1995年12月,三一第一代拖泵问世,三一正式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

1998年,三一重工推出了第一台混凝土泵车。

混凝土泵车高度之争第一轮:中外对决

2007年,三一重工率先在行业推出66米臂架泵车,一举超越普茨迈斯特,成为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制造商。

但是很快,2008年,普茨迈斯特推出了更长的70米泵车。

三一不甘示弱,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臂架泵车。

那时候,混凝土臂架泵车还相当有技术门槛。臂架每增加一米都要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以及对臂架材料强度的考验。

中国前三收购全球前三

而在欧洲,彼时有三大混凝土机械厂:普茨迈斯特、CIFA、施维英

而时代也是那么凑巧,中国的混凝土机械市场刚刚开始,欧美的混凝土机械市场已近黄昏,欧美已无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运动。更凑巧的是,虽然是全球前三的混凝土机械企业,但从规模上来说,都是“小企业”。

于是,一拍即合的机会来了:

中联率先收购排行第三的CIFA

2008年6月25日中联重科发布公告称将与共同投资方弘毅投资、曼达林基金和高盛集团合计出资2.7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生产企业CIFA公司100%股权。

三一拿下混凝土机械老大普茨迈斯特

2012年初,三一重工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和中信基金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

施维英没得选择,徐工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剩下的施维英很快被徐工收入囊中,连收购价格至今都未公布。

收购背后的汹涌暗战的八卦

看似痛快的收购结果,却也暗潮汹涌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中联收购CIFA背后的八卦

中联收购CIFA的两年后,2010年11月,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商年会在武汉召开。在论及“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话题时,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中国甚至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大整合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时机也不成熟,海外收购成本很高。他没有指名却爆料称,一场收购“原本只需要20亿元的成本,最后花费了50亿元”。

虽然向文波没有直接点出中联重科的名字,但他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同在场开会的中联重科的不满。当日下午的一个分会场上,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说:“我对向文波总裁的说法不认同。今天希望与大家做个沟通,详细介绍并购内幕。”郭学红称,中联并购CIFA成本不到20亿元人民币,并非三一方面说的50亿元,作为上市公司,这些有依据可查。

同时,郭学红又爆出让大家哗然的并购内幕:三一重工两年前就曾筹措收购CIFA,曾想出资1亿欧元,向中联购买并购资格,被中联拒绝,后来三一又找本地政府部门要了补偿。

“不是瞎说,有据可查,”郭学红说,“三一未果才将矛头指向中联重科。”

此段信息主要来源于:https://www.cqn.com.cn/zgpp/content/2013-03/08/content_1764836.htm

三一收购普茨迈斯特的八卦

2011年12月20日,包括中联重科以及三一在内的中国五家工程类企业都收到了德国大象委托的财务公司发出的出售企业的意向书。

身为国有控股的中联重科采取的策略是,先向发改委汇报,提前拿到路条,然后再进行谈判并购。

据媒体报道:在接到合作意愿的第二天,2011年12月22日,中联重科就向湖南省发改委提交了文件进行了申报,并于12月30日收到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收购普茨迈斯特的批复,即所谓的“小路条”。

从历史、品牌、影响力与曾经的销量来看,CIFA是欧美第二,而普茨迈斯特是全球第一。在2008年之前,普茨迈斯特收入一直高于我国混凝土机械两巨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机械产品收入。

普茨迈斯特对于三一重工至关重要,如果被中联重科收购,在混凝土机械领域,意味着中联重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行业龙头,三一重工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如果三一重工能够收购普茨迈斯特,则可与中联重科成为全球双寡头。

如果按照中联的步骤,三一收购普茨迈斯特将变数大增,三一管理层直接找到普茨迈斯特老板洽谈,等洽谈完成,中联重科尚未开始真正与普茨迈斯特正式展开谈判。

“我们未与中联重科进行过谈判。”德国工程机械企业普茨迈斯特CEO Norbert Scheuch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针对中联重科的“路条”说法,有人认为,中联重科如果真是在签订保密协议之前先拿了“路条”,那也应该在这之前告诉对方,因为它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大象对此次交易的要求。从这次并购的情况来看,对方对此并不知情,跟三一一样,他们也是在后来才知道中联重科已经拿到了“路条”了。

也有人表示,中联此次收购未成,不排除他们是因为抢先拿到了“小路条”而没有抓紧与对方公司的谈判。实际上大象公司股东年事已高,希望很快转手股权。

此段信息主要来源于:https://www.chinanews.com/stock/2012/02-17/3678429.shtml

2012年1月30日晚,三一重工发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将出资3.24亿欧元,与中信基金联手收购普茨迈斯特。收购方三一德国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已于1月20日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股东签署协议。三一德国与中信基金各收购该公司90%和10%股权,三一德国将出资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

不管怎么说,收购完成了,至此,中国三家混凝土企业占据了世界90%的市场份额。

但混凝土泵车的高度之争又开始了。

2011年9月19日,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米泵车成功下线。但当天似乎只是下线,并没有完全展开臂架,也没有申请吉尼斯纪录。

2011年9月28日,中联重科下线融合CIFA最新欧州技术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并申请了吉尼斯纪录:“中联重科80米泵车刷新了2009年三一重工创造的71.535米的世界纪录。”

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当天接受红网记者采访时:“我们没有收到那家公司(三一重工)的(世界纪录)申请。”

直到当年12月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的“三一重工2011年度峰会”上,8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正式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认证官阿曼达·莫禅专程从美国赶来,将“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的证书交到了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易小刚手中。

事情没完,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下线101米混凝土臂架泵车。

有消息称,三一内部曾讨论推出118米泵车,但最终被否决,放弃。

三一最终选择在拖泵上突破新的高度,2014年6月15日,上海中心,三一重工超高压混凝土拖泵成功将混凝土泵送至620米高度,创造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新的世界纪录。

最终的格局,2022年中国三强的混凝土机械收入对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